雨聲很嘈雜,戍卒們卻很安靜。一切都像以往重復許多次的押送謫戍一樣,沒有半分異樣。
縣吏們喝得酩酊大醉,半點不擔心戍卒會逃跑。
戍卒逃跑,不僅全家,左鄰右舍都會被株連。大秦統一天下至今十二年,他們押送的戍卒眾多,誰敢逃?
“總算灌醉了。”陳勝尋到吳廣,長長舒了口氣。
吳廣道:“再等會兒,營地馬上搭建好了。”
陳勝笑道:“一起去。”
他也進入伐木砍草的人群中,一同為搭建營地忙碌。
縣吏喝醉,沒人訓斥,戍卒們終于在夜晚來臨前,搭建了一個能棲身的簡易營地。
陳勝搭棚子的手藝非常好。
他向吳廣回憶道:“我這手藝,全是給人幫工時練出來的。”
他們決定不坐以待斃,已經是一條繩上的蚱蜢,便對彼此說起了自己的曾經。
陳勝和吳廣的姓名在閭左不常見。
他們甚至有“字”。陳勝字涉,吳廣字叔。往上幾輩曾為士人。
但自他們有記憶起,家道早已經中落成普通黔首;而秦始皇剛統一天下五年,他們就淪落為最貧困的黔首。
這一切源于“自實其田”。
何為“自實”?黔首要自己去官府上報,才叫“自實”。
能“自實其田”的黔首首先要知道這一條律令,其次要懂得如何向官府上報。他們不僅要有走進官府的勇氣,官府中的秦吏還要肯給他們辦事。
這些條件在關中秦地或許是能達到的,但陳勝和吳廣知道有這一條律令時,為時已晚,只剩下很少的劣田。
陳勝和吳廣好歹還是能聽懂律令的人,想去“自實其田”的時候已經遲了。他們鄰里大部分連改朝換代都不清楚,自己已經變成大秦人都不知道,就更無所謂“自實其田”了。
秦皇和秦臣肯定不是蠢的,所以陳勝和吳廣堅信,他們就是純粹的壞,用這樣的方式從自己手中強奪本來就已經很少的土地,逼自己去死。
秦朝發閭左之人謫戍,更讓他們確信了這一點。
真是一點活路都不給了。
陳勝和吳廣的親人大多餓死,想找個近親的族人都難。
他們已經決定去做大不韙的事,便不在意隔墻有耳,終于可以痛罵暴秦。
如果不是怕耽誤起事,他們一定會用最高的聲音宣泄自己心中的憤怒。
戍卒駐扎在郊外。
因失期物資不夠,陳勝和吳廣需要去大澤鄉里購買食物。
購買的食物大部分都是給縣吏,特別是兩個縣尉食用,所以需要陳勝和吳廣這兩個屯長親自去采購。
他們買完酒肉后,繞道去了鄉中會占卜的人那里。
每個鄉里都有會占卜的人,這些人還兼會用符水治病。鄉里請不起醫者的人,都靠他們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