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瞧不上龐統。他與龐統辯論多次,最后無奈與龐統分享摯友。
這些事,劉盈本人不太清楚。
他那么自傲,根本不認為誰是自己摯友。他和法正、龐統都是普通朋友。
誰要當他的摯友,至少長相得和張伯父、陳平一個層次。
來拜訪劉盈的長相端正的士人頗多,劉盈看來看去,竟只有一位和他如今真實年齡差不多的總角少年,能入了他的眼。
那總角少年跟隨叔父來荊州避難。此次是來增長見識。
不用多說,這個總角少年,就是諸葛亮小朋友。
諸葛家逃難到荊州,也帶了不少書籍。
諸葛亮自幼聰慧,他的叔父想著小侄兒已經把家里的藏書看得差不多了,遇上“張盈”這樣慷慨的世家子,正好讓小侄兒擴充學識。
劉盈看別人都看學識,但他一看到諸葛亮,就像是在大隋副本看見兩位倒霉表侄一樣,一瞬間就喜歡上了,當即把諸葛亮逗哭了。
逗哭諸葛亮后,劉盈便對諸葛亮的叔父花言巧語,把諸葛亮留在自己身邊居住,給自己打下手。
諸葛亮的叔父不知道被劉盈灌了什么迷魂湯,不僅同意把諸葛亮留在劉盈身邊,還非常寬心地自己回南郡了。
劉盈說,他離開荊州時,會把諸葛亮送回南郡。
諸葛玄道:“不急。我看我那侄兒也不是個安分的人。若君不嫌棄,請多帶亮兒增長見識。”
劉盈拉著小嘴噘得能掛瓶子的諸葛亮道:“好啊,我還要去中原和江東拜訪名士。若諸葛叔父不擔憂,我就回益州時再將他送回來。”
諸葛亮驚恐道:“不要啊!”
諸葛玄大笑,不顧侄兒的驚恐,把諸葛亮托付給了劉盈。
諸葛玄離開時,其夫人不解道:“天下已亂,為何要讓亮兒冒險?”
諸葛玄嘆息:“正因為天下已亂。”
他又嘆了口氣,細細將自己謀劃告知夫人。
諸葛家因避禍,族人四散逃離,自己竟不知道其他同輩晚輩去了哪里。
他投奔劉表,劉表看似禮賢下士,實際上心高氣傲,才智卻配不上他的高傲。
那些被劉表招攬來的賢士,就像是劉表衣冠上的珠寶玉石,被劉表當做炫耀自己權勢的點綴。
諸葛玄靜靜旁觀,發覺劉表竟沒有重用任何一位賢才。
更讓他鄙夷的是,劉表即使知道對方是賢才,也不會重用對方。
比如“張盈”這等自帶部曲的青年才俊,本該是各地諸侯招攬的對象,劉表雖對其禮遇豐厚,但閉口不談招攬。
他在警惕“張盈”呢。
諸葛玄咳了兩聲,道:“劉表這樣的人,斷是不可能坐穩荊州牧的位置。荊州遲早會被人搶奪,陷入戰亂。亮兒雖年少,才智已經不輸給及冠者,只欠缺磨礪。我見張盈乃是當世頂尖的賢才,又已經有部曲傍身。亮兒若與他為友,他日一同拜入雄主麾下,也好彼此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