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輪閱卷,閱卷官們先將犯了忌諱、有漏題、卷面有別字有涂改的程文擇出,半天不到已棄了百來份。
接下來去看八股文,做的不像樣的又被放到一側去,無人再看各有所長,您瞧瞧。”
潘聿春接過來,點評頭一篇說道:“此八股文點化題句,手法靈絕,更有峭勁磅礴之氣游蕩期間,是篇佳作。”
這篇閱卷官們畫的圈數最多,毫無疑問俘獲了所有閱卷官的心。
“可定為案首。”他一錘定音。
一名閱卷官又遞過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之妙全在轉處,轉則不窮,轉則不板。如游名山,看著都是山,沒有其特之處,但懸崖穿徑,眼前忽又出境界,讓人應接不暇,最是出彩。”
這篇八股文雖構架循規蹈矩,但勝在每一段都有反轉,讓人連呼精妙。
“難得鄒敏教出來的學生有個不因循守舊的,”潘聿春閱覽之后,面上裂出細微的笑意:“這篇文章,我看可以定為前三名。”
知府韓其光又遞上一篇文章:“本官手里的這篇文章同樣獨出心裁,潘大人看看。”
到半夜,他們終于給這三篇文章定了名次,峭勁磅礴為首,以反轉取勝那篇為倒是夠老練的。
沈持以其文之反轉奇矯一舉奪得,經小作坊刊行之后,各州府的童生們無不爭相摹仿。
但無人能學到一二。
這是后話。
沈持在家中閑了兩日,
也不算無所事事,每日或看書,或舞劍,
有時還要來會兒八段錦,比起之前的日子,
多幾分散漫。
放榜前一日,岑稚來找他:“沈兄,
要不咱們今兒趕去省城,恰好能趕上明早的放榜呢。”
他的心跟放著火上烤著似的,
一點兒都不踏實。
沈持在家里很舒坦:“我不去了,
多等等也無妨。”
若考中了,
好飯不怕晚,要是落榜了,
還是遲點得到噩耗的好。
岑稚最終多等不了那大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