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持:“……”
只好打消了年后回祿縣探親的念頭。
過年間,沈持與即將上任的新京兆少尹林瑄還未交接,每日仍舊還要帶著京兆府的參軍們在京城四處巡視一番,好在這個年過得太平,倏然就到了正月初七。
皇帝與百官結束休沐開始早朝,各衙門也正經開門了。
林瑄穿上從四品的官袍來京兆府上值,跟同樣換了正四品官袍的沈持交接公務,二人相識這么久了,自有幾分默契,不過用了十天半月便厘清了,都若釋重負,笑著祝彼此官途平穩。
正月二十二,沈持攜幾名官吏一道南下,前往黔州府。
一路上,桃花朵朵開。一行人至八日就到了黔州府。以沈持如今的官階,正四品的六部官吏,要住在當地府衙安排的單獨的宅院。
來迎接他的正是老熟人,俞馴,一見他就大笑道,沒想到我們二人又一塊兒到這兒來了。
沈持一看俞馴這精神頭兒,就知道他在黔州知府的位置上干的不錯,笑道:“本官就是投奔俞大人來的。”
俞馴哈哈大笑:“我怎么瞧著沈大人這架勢,是同史將軍成親來了?”除了官吏之外,還有一輛馬車隨行,上面載著貼滿“囍”字的箱子。
“沈大人哪日成親,本官這就回去準備賀禮。”
沈持:“這個要問過史將軍才知,我此次來,一時半會兒是走不了的,俞大人,我想在黔州城中置辦一座宅院,想請俞大人給我尋摸尋摸。”
他來黔地辦差,倒是能住在府衙里,只是出入不方便,更何況有成親的打算,還是有一套自己的宅院自在。
俞馴跟他說,這個容易,這里的宅子比京城的便宜多了,十兩銀子便可買一套小宅子,相當于京城二進院的,不過建筑布局稍稍有差別,但家眷人少的話也夠住了。
于是讓通判韓越領著趙蟾桂先去看宅子,在黔州城中最繁華的地段,有幾套不錯的宅子,全都空著,看樣子蓋起來還沒幾年,說是先前鹽務官奚文明斂財所得,被已故大理寺卿賀俊之查處后充了公,后來官府賣給私人,私人又要轉手。趙蟾桂看了一套最亮堂的,外墻和門都很干凈樸實,問了價錢,要四十兩銀子。
他回去跟沈持說道:“這套是最好的了。”
沈持:“還能談價嗎?”
他今年升了正四品的戶部侍郎,一年的俸銀是四十八兩,這筆銀子他手頭是有的,并不是他去哪兒發了一筆橫財,而是離京的時候,戶部先支給他一年的俸銀,不是徇私,我朝的官員,娶親或是奔喪的,朝廷都會提前付給一整年的俸銀,讓應急用。
“大人去看看,”趙蟾桂說道:“要是中意的話,我去談談?”
到了這天旁晚,沈持跟著他去瞧了瞧,果然還不錯。于是次日讓趙蟾桂去周旋講價錢,他則去安仁縣的戍軍大營找史玉皎。
史玉皎就沒想到他這么快又來了,而且這回身份更是金貴,已經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了。
沈持來的時候她正在邊境上巡視,來不及更衣直接穿著鐵甲來見他:“我看朝廷公文,沈大人這次是來巡察礦務的?”
“嗯。”沈持說道:“這次意在大理國內的礦務。”
以她刀過竹解的性子,不喜這些彎彎繞,大抵只愛好“打過去奪過來就行了”的邏輯,因而沈持沒有對她說更細致的事。
史玉皎帶著笑看了看他,她懂,朝廷在下一盤大棋。
聽說京城有人拋繡球擇婿,史玉皎逗他說道:“要是我在金城,我也拋一個給你。我的準頭可好了,一定能落到你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