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
咱沒托生在富貴人家,
這輩子別想了,
省省力氣開了春刨地去吧……”有人潑冷水。先前大理國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做官,平民不能入仕,
想當官只有投個好胎才行。
一個小后生不服氣地說道:“誰說的,
讀書好就能考科舉到朝廷做官……”聽說新的朝廷取士不問家世,只要讀書好都能做官。
“讀書?”方才那人纏著頭巾,
笑話小后生:“去哪里讀書?誰給你當先生?你家窮得叮當響,
有那個銀子?”不知要花多少銀子呢。
沈持和唐注來迎臘賜,
正好聽到這邊在說話,他掃視一周,目光落在那小后生憋得通紅的臉上,緩緩說道:“諸位,
這里山水奇絕,
物產豐富聞名天下,
但是你們卻沒有科舉入仕的機會,被北地視為化外野蠻之地,本官看著痛心,
今后,本官和同僚將在這里辦官學教化百姓,有志氣的孩子,都可以進官學學習安身立命之本、修身齊家之學、或治國平天下之術,也可以考科舉入仕途做官……”
眾人聞言,微微扁嘴,心中根本不相信。當官的剛來這里,說的話肯定好聽,總要哄他們一陣子的。
唐注接著他的話說道:“本官已在西南做官二十幾載,這里雖然偏遠,但人杰地靈,子民并不愚笨,也不是生性野蠻,而是師者寥寥,好學之風未成,使我當地聰慧有志的兒郎,白白生就聰明卓絕之資,卻如昆山良玉,未遇曠世巧匠雕琢,難成大器,沈大人說的話并非誆騙大家,興官學這件事由本官來辦,怎樣?”
百姓聽了不住點頭,眼中怪敬佩這兩個父母官的。后生們則仿佛埋在心底的一股血氣此刻被激發出來:“沈大人,唐大人,我們等著開官學去念書呢?!?/p>
沈持又笑瞇瞇地說道:“不遠處鶴州府已經請了王淵王大儒授課,你們學的好的,近在咫尺,到時候可以去聽他的課……”
在鶴州府上課的王淵打了個噴嚏:我謝謝你啊我的好學生……
于是昆明府百姓的這個年,又多了一重期盼——開官學。
“沈大人啊,”唐注回頭埋怨沈持:“你提的開辦官學,到時候下官一封奏折到戶部去要銀子,你得給批啊?!眲e拍拍屁股走人了,推說讓他們自己籌集銀子。
沈持笑道:“唐大人不如再來一次黑吃黑,讓豪門富戶募集一些銀子籌辦官學?”
唐注:“……也行吧?!焙?,戶部官員就沒有個大方的,都是摳門的主兒,指望不上。
他回去左右一想,讓家人拿著臘賜到街上給賣掉了,說是賣的銀子作為開辦昆明府官學之資,要知道這是他頭一年領朝廷的臘賜——以前官階低,沒有這回事。其他人聽說后都笑道:“那本官的臘賜也不用留著了,拿去換銀子吧。”
臘賜對于他們從京城來的官吏來說,也不是什么稀罕東西,倒也不心疼。統共換了百余兩銀子,以為年后開辦官學之資。
沈持:“唐大人,這件事得好好讓百姓知道?!倍嗪玫牧⑷嗽O的事件啊。
二人一合計,請了個說書人在茶樓酒肆中編了個故事開始說,每每聽得人淚流滿面,擋都擋不住慷慨解囊往府衙送錢,雖不多,但都知道府衙要開辦官學了,缺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