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己似乎看出了沈持的疑惑,他說道:“馮縣令雖然滿腹詩書,卻是個性情木訥內斂之人,從不聲張自己的才華,起初他信酒香不怕巷子深,自己勤政實干,總會出頭的,然而他在縣令的位子上蹉跎數年,一年一年地盼著,也未再升遷……”
馮遂當年高中榜眼后離別繁華的京城,前往風沙彌漫的西北偏遠之地,他并沒有抱怨,然而一呆就是二十多年,年年得不到升遷,心都涼了。
“馮縣令是在下的同年,”程己搖搖頭,卑微地說道:“在下時常為他的不得志掬一把同情淚,這才把多年的珍藏拿出來想獻給沈相爺為他謀求一條出路,既然沈相爺看不上,在下不敢糾纏,這就告辭?!?/p>
送禮不好用,他開始打苦情牌。
他說的倒也是實情。
沈持:仕途升遷,不論是靠吏部慧眼識珠,還是身居高位者伯樂識馬,都是需要時間和機遇的,有時候就是命,不得不服這個玄學。
“馮遂,”他說道:“我記下這個名字了,日后問過吏部,如果他真有才干,朝廷自會用他?!?/p>
雖是一句禮節性的話,但叫程己聽得感激涕零:“多謝沈相爺?!?/p>
他告辭后,沈持轉眼忘了這件事。到了臘月二十八,各衙門封印開始休沐等著過年的那天,臘賜和俸祿一并發下來了,升到一品丞相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俸祿多了,一躍為年俸有七十兩,臘賜增加到雞舌香五斤,豬肉三十斤,羊肉三十斤,絹兩匹……各種福利都比以前多的多,不要太好。
爽翻了。
朝廷甚至還允許相府豢養武藝高強的侍衛,以后走哪兒跟到他哪兒,用以護衛他的人身安全。
好威風。
但沈持暫時還不需要,無他,唯媳婦兒能打,家中的武力值夠用。
得了臘賜后,他進宮謝恩。
這是拜相后皇帝頭一次召見他,見了就道:“沈相?”
沈持還不太習慣這個稱呼,怔了怔才道:“臣在?!?/p>
“感覺這個左相當的如何?”皇帝問他。
沈持:“……”
這是要發表上任感言嗎?不過他一向鈍感,沒有什么感想,被問到了不得不老實說兩句:“臣誠惶誠恐,生怕辜負圣上和天下百姓?!?/p>
“那沈相以為,怎么才能不負朕呢?”皇帝又問他。
沈持:“民為邦本,本固邦寧1。行王道,以得民心為本?!?/p>
皇帝看了他一眼,胡須微翹:說人話,說點實際的。
沈持:“臣凡事都聽陛下的。”
他想過:他不可能一升任丞相就開始改革,推行這個那個,那是理想主義者干的事,而他恰恰不是。
他會老老實實,穩穩當當的。朝堂至少在他手中穩定幾年之后,再看著哪里能動,稍微動一動,改一改,治一治。
眼下他不會說服皇帝搞什么抱負,和從前一樣,朝廷需要他救火便救火,要他背鍋就背鍋,他都能干。
皇帝蕭敏要的就是這句話,聽后登時龍顏大悅:“沈相甚得朕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