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里花開花謝。
一晃又是數年。
這期間發生了一次意外。
畫像被男孩兒的父親發現了。
得益于畫像的更改,他爹娘并沒有如臨大敵,只是詢問男孩兒是從哪得來的前朝畫作。
男孩兒說撿回來的,他阿爹半信半疑,在當時那年月,他阿爹算是半個知識分子。
為啥說半個,不是說他爹文化水平不夠,還是那兩個字,出身!
在當下朝代,要是門閥士族出身,那就屬于特權階層。
往后排是庶族,亦稱寒門,這里面還分三六九等。
好點的庶族算是地主人家,像男孩兒家這種,能當個小官兒。
再往后就是平民,以及會被貼上商品標簽為奴為婢的賤民。
正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階層卡的特別死,基本不看個人能力,純純看出身。
一直到科舉制度的興起,九品中正制被廢止,取士才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
門閥士族制度才徹底的消亡。
當然,我作為手握劇本的‘入夢者’,知道這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這年月的問題太多了,統治者專權不說,門閥士族間還總搞近親聯姻,后代的體格都不行。
再加上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誰總被踩著都受不了,社會的階級矛盾不斷被激化,農民隔三差五的起義,內也亂,外也亂的,能有個好?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當我轉回頭再看這時期先賢們迸發出來的思想,狂放,隱逸,不拘禮法,崇尚自由……
為啥這文化現象會特別出名呢?
現實社會太苦悶了!
精神上要是再不超脫了人就得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