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作為男人,就像神廟大逃亡一樣,只有拼命的跑,才會得到更多的錢,才會得到妹子,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
誰都想成為有錢有勢的人,尤其是小人物!
晉原是一個二線城市,大約四百萬人口,這還是根據何乃軒剛剛編輯過的一篇關于晉原2016年人口普查的報道來看的。
何乃軒是一名電子編輯,負責核對即將發出的新聞以及一些報道的編輯,這是一項費腦費時間,又要認真負責,尤其是細心有耐性的工作。
1990年出生的何乃軒已經27虛歲了,這份工作他已經干了六年了,四年大學生活之后,在父母省吃儉用掏了一大筆錢的他終于進入了晉原新聞網這個所謂的鐵飯碗了。
何乃軒是白班夜班兩班倒,不過和他一起的編排的幾位同事,只有他比較年輕,所以平日里他的夜班總歸比別人多一些。
大學四年何乃軒選擇了中文系,與文字陪伴了四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緣,畢業之后他又開始了與文字相伴的道路,電子編輯。
城市的夜晚總是比較安靜的,整座城市除了偶爾呼嘯而過的車輛,一片寂靜。周圍的樓房沒有一點亮光,沒有白天的喧鬧,
不過每天晚上晉原新聞網的辦公樓中每天都有小亮光亮起著,在一片黑夜中格外顯眼。
今天又是何乃軒的夜班,每個星期倒一次夜班,也不至于讓自己受不了。他們部門里面今天和何乃軒一起上夜班的是同事老郭,老郭他都是從紙媒過來的老人了。
平日里一些擁有的小福利小待遇老郭也都有,比起何乃軒算是好多了。不過何乃軒習慣了以后也沒有抱怨過,因為從看見那些比起他連五險一金,沒有保險公積金,沒有年終獎勵的人來說,他又是幸福太多。
何乃軒伸了一個懶腰站了起來,摘下戴在耳朵里的耳機,活動了一下筋骨。
累嗎?
身體不累是假的,可是心也累,這份工作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枯燥無味,每天都是各種各樣的新聞報道,何乃軒在這幾個部門如同救火員一樣,哪里忙去哪里,每天國內省內各種各樣的新聞報道他都會看見。剛來的時候他還有點心勁,覺得比別人懂得多,可是到了現在呢?看著自己都可以背下來的新聞,何乃軒覺得很惡心。
辭職不干?
上個月朋友給何乃軒介紹了一個對象,姑娘長得不錯,可是他分明從姑娘眼中看到了房子,車子,存款的影子。他回應的只有默默的沉幕,淡淡的微笑。
幾年前何乃軒不是這樣,他也青春過,也放蕩過。只不過曾經心懷高遠,覺得自己會出人頭地的九零后何乃軒在看到修車朋友的勞累,銷售朋友無奈的眼神,失業朋友四處奔波只為找一份工作的場景,他的菱角早已經被磨平了。
現在的何乃軒更加的穩重,冷靜,做事總會自我分析一遍。他的心理年齡也變得更加大一些,不只是未婚的小伙子,認識他的人反倒覺得他擁有四十歲中年人的成熟。
想想已經年邁的父母,想想還沒有成家立業的自己,何乃軒沒有沖動過,從小懂事很少惹事的他知道有些事情就算再也不喜歡也得去做,自己不是馬云也不是王健林,更不是誰誰!沒有那樣的頭腦,也沒有那樣的有錢,只能這樣默默的工作再工作。說實話,誰不想有錢呢?
不過經歷了這么多,每天與各種各樣報道新聞相處,腦海中信息量特別大的何乃軒有時候會想如果自己早十年知道這些東西,說不定他現在就是賺稿費的他也算是選對了專業,不得不說他與文字的緣!
何乃軒突然來了興趣,開始對比起從2006高考到現在的高考難度還有試題,今晚并不忙,所以他有許多時間需要打發。就好比辦公室的所有人都一樣,都有自己喜歡干的事情,比如說今晚和他值班的老郭就喜歡玩股票,經常拉著他看股票。而他就喜歡聽歌,打籃球,打打游戲。
有時候人的那股勁來了,就是特別上頭,說干什么就好什么,何乃軒興致勃勃的對比完試題,還下載了一份關于他那年的高考試題做了一遍。
最后,何乃軒發現曾經的二本實力又降到了本科,看來是自己這些年接觸的東西多了,除了一些必要的,剩下的都忘了,這還是他每個月還要給自己大伯家正在上高一的孫子,自己的侄子補課,高中知道還記得一些的結果。
……
從去年開始,股市就開始下跌,很多股民都如同段子說的想要跳樓,可是對于小本資金的老郭來說,這并不算什么,他還是想要繼續炒下去。
老郭扭了扭發酸的脖子,抬頭看了看在那里做完題閑來無事打打電子游戲的何乃軒,揉了揉老腰抬頭又望了一眼還是一片漆黑的天空,去泡了兩杯鐵觀音。
“小何,茶!”
何乃軒剛剛放下鼠標停止了游戲,泡茶回來的老郭就將泡好的茶端了過來。
“謝了,郭哥!”
何乃軒雙手接過,道謝一聲,輕輕品嘗一口,一股茶香瞬間沁透他的心脾,瞬間精神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