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咱們得明媒正娶,不能這樣,讓人笑話!”
王建國一下慌了,推開喀秋莎連退幾步。
喀秋莎閃爍著大眼睛,不解的望著王建國。
王建國急忙解釋道:“得辦儀式,擺酒席,讓親戚朋友來見證一下,咱才能是兩口子。我這么說,你能懂不?”
喀秋莎眼神更急迷惘。
王建國無奈,只好朝巧兒嫂屋里喊道:“嫂子!這親事我愿意,但國際友人交流困難,你快來跟她解釋一下咱這邊的規矩啊!”
巧兒嫂正做針線活,聞言端著笸籮就跑進了北屋。
50年代初,正值中蘇同盟蜜月期,兩國人民互通不少。
巧兒嫂那時候歲數小,她娘家爹是礦上干活的工人,經常帶著她上熊國買大列巴吃。
所以,巧兒嫂會說熊國話。
雖然不流利,但交流沒問題。
“你該干啥干去吧,嫂子跟她說。”
“哎,謝謝嫂子,這姑娘好,我真喜歡,早晚她得是咱家人!”
王建國謝過巧兒嫂,趕緊提好棉鞋,回了自己的房間。
簡單收拾了一下工具,就準備進山打獵去。
大雪封山,正是打獵的好時候。
所謂富貴險中求,此時進山是危險了些,但若是運氣好的時候,能開熊倉大收獲。
他都重生了,不需要運氣,他非常清楚哪里有熊倉,何處有漏撿。
一把包漿的弓箭,一筒子箭,兩把匕首。
一個亡爹留下來的印著五角星的大背包。
一個早年間烈士爺爺在抗日戰爭時,從敵軍手中繳獲來的睡袋。
這,就是王建國進山打獵的全部裝備。
準備裝備不費時間,很快搞好。
而后,王建國去到了北屋旁邊,那件最暖和的小屋里。
站在門前,他卻忽然失去了敲門的勇氣。
他心里很激動,很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