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弘晝那不解的目光,她解釋道:“方才那店小二雖和和氣氣,但致美齋掌柜的卻眼高于頂,咱們身邊跟著小太監(jiān),那人精似的掌柜不會猜不到我們的身份,卻還選擇了拒絕?你猜是為什么?”
“難道……這致美齋背后主子的身份比咱們還厲害?”弘晝面上一驚,道,“在京城之中,比咱們身份還尊貴,且又擅長做生意的,就只有九叔。”
九阿哥胤禟,又被世人稱為“大清財神爺”,是十四阿哥一黨的錢袋子。
年珠已登上馬車,沉吟道:“既然如此,就算致美齋愿意出高價買我的月餅方子,我也是不賣的。”
“畢竟我只出了張方子,并未出錢出力出人工,月餅的盈利只能賺小頭而已,大頭還是致美齋賺去。”
“如今我既知道致美齋背后的主子是九貝子,自然不會將這賺錢的大好機會讓給他。”
沒錢寸步難行,若她真的與致美齋合作,以后這些日子就是成為對付四爺?shù)睦鳌?/p>
弘晝頗為贊許點點頭:“你說的很有道理。”
“致美齋如今雖為京城第一酒樓,但這名頭十有八九是吹出來的,達官顯貴前去捧場、一擲千金更是各有心思。”年珠微微皺眉,道,“既然如此,咱們就更不能叫他們?nèi)缭浮!?/p>
她看向弘晝,道:“在致美齋之前,京城還有沒有出名的酒樓?”
弘晝仔細一想,這才想起便宜坊。
便宜坊在明朝時就已存在,以燜爐烤鴨聞名于京城,它之所以叫便宜坊,是因其菜價物美價廉,得不少百姓喜歡。
但這便宜坊,弘晝也只是聽說而已:“每每到了逢年過節(jié)時,那些乳母小太監(jiān)都喜歡從便宜坊叫一桌席面回來吃,說是便宜坊生意極好,說是席面還得提前幾天預定呢。”
年珠便直接吩咐車夫駕車去便宜坊。
方才她覺得致美齋的生意已經(jīng)夠好了,不曾想到了便宜坊門口一看,卻是小巫見大巫。
便宜坊是座三層的小樓,三樓為雅間,一二樓為散客接待區(qū),大門左邊處還專程設了個打包區(qū),按理說,這樣大規(guī)模的酒樓別說京城,甚至整個大清都很是少見,但偏偏它們家生意那叫一個好,甚至還有等位區(qū)。
因年珠方才已在致美齋用過飯,所以只略點了幾道招牌菜。
別的不說,就便宜坊這道燜爐烤鴨味道就不錯,皮脆肉嫩、汁水充盈不說,一只烤鴨只要四錢銀子而已。
年珠迅速在心里盤算起來,照這個算法,致美齋一只鴨子能買便宜坊的四十五只鴨子,真是鴨比鴨,氣死鴨啊!
年珠大手筆賞了店小二二兩銀子,提出想見見掌柜的。
誰知一刻鐘后,便宜坊的東家兼掌柜的就迎了出來。
“兩位小貴人怎么想著來便宜坊吃飯?為何沒去致美齋?”
“你們出門一事,家中長輩可知道?”
“這二兩銀子的賞錢未免太多了點,你們收回去吧!”
年珠看著眼前這位胖胖的掌柜,這人瞧著四十來歲的年紀,看著很是和氣。
她頓時對眼前之人生出幾分好感來,也明白為何便宜坊能從明朝直至如今還能屹立不倒,雖說無奸不商,但想要生意長久,還得不忘初心。
“敢問您貴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