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吹過頭了吧,我們明明是來抨擊這個老師給卡爾大神下絆子的,你這一個多小時就轉了粉,這倒戈速度也太快了吧。]
[我男神的老師我不忍心罵,你看我男神這沖上去求關注的可憐樣,我怕我再多罵幾聲駱教授就得跑了,那我男神豈不是要哭了?]
駱清逸確實是在下課的時候就想著趕緊跑,結果沒跑成,一大波人沖了上來攔住了他,虛擬筆記本上紅字密布,都是想要得到解答的問題。
駱清逸瞬間便被人群淹沒。
讓圍觀群眾們吃驚的是,他們原本以為來和自己一起圍觀的應該是原本知道了卡爾和伊登的事情之后怒發沖冠想要沖進來罵人,卻被這節課的各種信息轟炸得轉了粉的普通群眾,直到他們在彈幕上看到了……
[教授看我看我,我想知道“扶桑零件”中r驅動的三代改的理念。]
[這邊這邊,教授,零件里
三十三
華夏的驅逐其實沒有影響到卡爾的生活,甚至可以說,從華夏回來之后,有了父母的保證,男友的呵護,他很快就把這些“不愉快”給忘記了——尤其在父母隱約向他透露聯邦的打算,他更是沒有了后顧之憂。
“內厄姆人已經和上面交洽談地差不多了,華夏比起內厄姆還不如,所以已經有口風透露出來,到時候肯定會優先拿華夏開刀,一旦沒了自治權,想要弄掉案底還不是一兩句話的事情。”他媽媽這樣對他保證道。
自治權這種事已經能拿到明面上來說了,說明上面已經在行動了,在他的認知里面這件事基本可以算是過去了。他自認自己不是個愛找茬的人,有什么話他當面就會說,真的說得不恰當,讓他道歉也沒有關系,所以這件事情可以到此為止了。
只不過大概是愛情使人盲目,一想到讓自己莫名其妙背上黑鍋的人里面有男友的前男友,他心里就不是很舒服。
于是他很快就讓人把消息放出去,帶動了輿論去攻擊華夏。
卡爾對于自己買輿論煽動網友情緒這件事情并沒有太大的負罪感,在朋友們問他是不是始作俑者的時候很干脆地承認了。
他的男友伊登不僅沒苛責他還支持他,甚至和他一起去做這一點,讓他非常開心。
“蕭平確實做得過分了,該給他點教訓讓他懂事了。”伊登這樣說,擺明了和卡爾站在一邊,卡爾原本只是針對蕭平一個人,但是伊登覺得還不夠,他讓人把蕭平的好友駱清逸也帶上了,在他心里,他一直覺得雖然說蕭平是可惡的,但是他相信駱清逸才是出謀劃策的那一個,伊登堅定地認為駱清逸比蕭平更讓人生氣。
他自認為對駱清逸還算是尊敬,在和蕭平交往的期間雖然看駱清逸的種種行為不順眼,但是每當自己和他接觸的時候(他覺得)自己處事還是周到的,從不會主動找他的麻煩,也沒有說過他一句壞話,可是這人根本不給自己面子,不僅僅把蕭平忽悠回了華夏,而且前段時間在華夏上對方絲毫不給自己面子,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比蕭平更讓伊登生氣。
更不幸的是蕭平比起駱清逸來要低調,而且也沒有什么可以利用、牽扯上關系的身份,而駱清逸正好在風口浪尖上上公開課,讓人很容易找到,所以率先遭到了炮轟。
有了伊登的支持卡爾更心安理得地暗示人在網上煽動風浪,更讓他欣喜的是,他的父親告訴他,對于他的做法政府隱隱有支持的意思,證據就是從華夏回來的卡爾很快就得到了進研究院機會——政府好歹給華夏一個面子,沒有立刻把從他們那兒驅逐的人安排進政府,但是研究院本身也是個重要的機構,卡爾若是能在短時間內得出點成果,那么未來無可估量。
這樣的認知讓卡爾一家更加相信之前隱約聽到的傳言,自認為政府是想要在真的動手前先搞臭華夏的名聲。
“學長做得真棒,我是真的看華夏的制度不順眼,每個想要往高處走的人還得去學學他們的語言,這么多年來,到底出過什么成果喲。”這是私人群里面一個學弟說的。
“學長,我們還有幾年就畢業了,你可得為我們不用學那糟心的語言多出一份力啊。”
類似這些信息的還有很多,卡爾當時正在星網上看別人對駱清逸和蕭平的討伐,更樂于看到被人對于華夏的延誤,于是他一邊在星網和通信群之間來回切,一不小心,便將那條信息發上了星網,雖然他撤得快,但是總有無聊的吃瓜群眾將他這條信息保存下來。
一時之間,網上的討伐聲為之一肅,除了水軍在蹦跶,熱搜話題竟快速地從首位掉了下來。
不到半天的熱搜,由一個人起,又由另一個人落下來了。
不少人都倒吸了一口氣,很快就明白了自己應該是被煽動了,趕緊把自己之前發出去的消息刪除,警覺度高的人甚至隱隱猜到不對勁,可惜的是圍觀群眾扯下來了,但是水軍還在繼續蹦跶,以至于網絡上出現了很多讓人一眼就看出了漏洞的話題樓。
卡爾很快刪掉了自己的發言,他刪的時候有一點慌,因為他也知道,政府那邊透露出意思是一回事,他光明正大地說出來又另一回事,萬一因為他引得華夏真的鬧起來找茬,政府真的會把他推出去擋鍋,慶幸的是很快他父母就接手了這件事。
在他父母的示意下,水軍很快就轉移了方向,從宣揚卡爾多么無辜被華夏人陷害轉變成了政府體諒卡爾,知道卡爾是可塑之才,即將安排卡爾進入機甲工程研究院工作,重點宣揚聯邦珍惜人才,把群眾的視線轉向了政府。
和政府有關的輿論,媒體從來不敢瞎帶節奏,何況卡爾家勢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