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華夏人而言,保護歷史已經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是人為的刻入血脈的執著。
安德魯教授最后看了眼回過頭和被人聊著什么的駱清逸,終究沒有再說什么,轉而踏上了回程的飛船。
自那一天之后,華夏開啟了新的外出通道,據說為了讓這個備用航線變得和正常航線一樣安全,他們還大費周章地清理了航線周遭的環境,又設置了小型補給站,提升了服務效果,反倒是華夏原本預計啟動的狂歡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短短幾天,就沒有人再提起。
故宮與圓明園發出公告,為了更好地迎接故宮的生日,他們將徹底閉館來對即將展出的文物進行保養,同時修葺故宮與圓明園的部分建筑。
華夏多地建筑類旅游場景向外關閉,整個星球對于“歷史”的宣傳低調到了讓人覺得反常的地步。
如果不是他們開始了娛樂文化的輸出,不少知道內情的人都以為華夏要躺平任由聯邦政府到時間之后直接把他們自治權移走。
3天后,原本滯留在華夏的與會人員走得干凈,“牡丹漆”的護送人員也成功與空間站完成了對接。
開啟防護罩的時候,衛煊看到了一堆的碎片。【注1】
這些碎片在晃動之中早就混在了一起,要是有不識貨的人進來,估計能把它當成老舊的破碎瓷器,眨眼就能把它扔到垃圾桶里面去。
防護罩開啟之后,衛煊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看到部分碎片在化為齏粉——他知道,這種情況是最糟糕的,一旦碎成粉末,基本上怎么都不可能修復了。
空間站的攝像頭完整地記錄了這個畫面,它將忠實地記錄下“
牡丹漆”從回到太陽系開始的所有變化,萬一日后真的無法修復,也有視頻見證了在場所有專家的努力。
大約半個小時之后,變化停止了,碎片在昏暗的光線中似乎被渡上一層薄薄的霧,格外朦朧。
工作人員往碎片上噴上一層試劑,之后將它小心翼翼地放進了儀器艙中,整個過程全部由老師傅們完成,連駱清逸這一代“優秀的接班人”也因為“過于年輕”而被嫌棄,更別提他們帶來的幾個見習的學生了。
但是這些學生們對此完全沒有意見,事實上,從容器打開的那一瞬間他們就激動不已,在看到那堆碎片的時候有點難過,但是專家們很快對碎片的狀態進行了評估:“能修。”
之后他們就又恢復了激動。
“這個儀器艙是對其進行‘風化加速’的,”駱清逸在一旁對他說道,“和虛擬網絡上的‘時間房間’是一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