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馬驃騎將軍的官職本就位在三公,霍去病也在內朝之中。丞相的權力雖然基本轉移到內朝,但到底還是丞相。再讓他成為名義上的百官之首或者是去監察百官,先不論他資歷夠不夠,合不合適,這天大的榮寵要是真的下來這還了得!
眾臣驚駭不已,無數雙眼睛聚焦到大殿上默不作聲的兩位將軍身上。
天下都快被衛氏一家遮完了,雖然驃騎將軍姓霍,但經過李敢那件事,誰還敢說他不是和衛氏一條心。
對于群臣議論,劉徹充耳不聞,處在風暴中心的霍去病更不會在意。
他從十七歲初上戰場身后隨之而來的話題就沒消停過,也習慣了不管自己愿不愿意,依舊會被動處于輿論的漩渦。
既然有人有意見那就來扳倒他,扳不倒他,就識相點別湊他跟前來礙眼。
驃騎將軍雖身居高位,但對于那些想要跟他拉幫結派的官員仍是半個多余的笑臉也沒有。他我行我素慣了,皇帝非但不震怒相反非常欣賞,弄得有些想學為官之道的年輕官員犯了難,摸不清皇帝究竟喜歡什么樣的臣子。
大將軍謙恭,皇帝贊不絕口。驃騎將軍驕傲,皇帝也十分青睞。兩個位極人臣的模板都這樣極端,他們這些普通人根本學不來。
不管學不學的來,是不是羨慕,作為議論中心的霍去病可一點都開心不起來。
內朝大大小小所有要呈到劉徹面前的要務都需要他和衛青完整過目篩選一遍,討論出方案再轉給劉徹,霍去病忙得像個陀螺。幸好衛青疼惜他替他分擔了諸多事。
皇帝準備讓他身兼御史大夫的小道消息更是聽得他耳朵都起繭子了,其中不乏有好事者來明里暗里探他口風,令霍去病不勝其煩。
風言風語傳了半個多月,劉徹終于任命了新的丞相和御史大夫,不是霍去病,群臣才終于松了口氣,消停下來。
霍去病實在受不了每天跟那些刀筆吏升上來的官員耍嘴皮子斗智斗勇,感覺自己頭發都忙掉了一撮,終于被他逮住機會趁劉徹不注意把他和衛青的假都告了,說什么都要纏著衛青一起去渭水看桃花。
兩人騎馬并轡而行,衛青同樣忙碌,卻比自家外甥從容的多。霍去病偷偷看了眼衛青,泄氣揉揉自己酸疼的手腕,更加佩服衛青主掌內朝這么多年是怎么能一天分出時間把所有事都處理的有條不紊,還能回家抽時間管教他的。
兩人在河邊下馬,霍去病從行囊里拿出小刀作料,還有廚房大清早洗剝干凈包在油紙里的兔子。
他一邊回想衛青以前是怎么做的,跑到河邊搬來幾塊石頭,剛放下汗都沒來得及擦又跑進樹林里撿柴。
衛青本要幫他,被他按著坐在樹下喝茶休息,霍去病信誓旦旦保證一定把所有準備都做好,舅舅只管養精蓄銳等著待會兒烤兔子。
“哦,原來你這么殷勤是嘴饞了呀。”衛青打趣他,“怎么不自己學著做?”
“我這不是下廚等于下毒嘛,舅舅要是愿意吃的話,去病也不介意小露一手。”霍去病挽起袖子躍躍欲試,衛青見他當真,急忙拉住他的胳膊把他扯得離剛生好的火堆遠一點。胃里猛然抽疼一下,全身心都寫著不情愿,外甥的手藝他見識過。就算他再寵霍去病也絕對說不出一個違背良心的「好」字。
把霍去病趕到一邊去待著,衛青嫻熟的把腌好的兔子架在火上慢慢翻轉。金黃的兔肉在火苗炙烤下外焦里嫩,撒上一點胡麻,光聞著香味都叫人忍不住食指大動。
霍去病的眼睛亮晶晶,跟小時候一模一樣雙手交握在xiong,滿臉期待盯著泛著油光的兔肉,喉結不住上下滑動。
“舅舅,我要吃兔腿,你先給我扯一個……唄。”話音剛落,紅黑交疊的廣袖映入眼簾,不客氣地扯下兩條肥兔腿,來人嚼著肉,翹起油漉漉的嘴角得意洋洋。
霍去病捏起拳,常年習武他當然知道來了人。只不過沒料到此人如此賴皮,一點也不顧帝王風范。
他轉身,抬頭怒瞪劉徹,后者挑眉挑釁看他一眼,揮揮袖子讓他一邊去。
“兩位大司馬一同告假,朕還以為發生了大事,原來是在這里偷懶。”劉徹接過衛青遞來的手巾擦擦手,挑了個舒服姿勢坐下。似笑非笑的臉,壓著怒意的黑眸,隱隱昭示他火大,十分火大。
這舅甥兩人光明正大跑出長安城不告訴他,還是他心血來潮想找衛青一起去上林苑釣魚,吩咐王義去把衛青喊來,王義匆匆去,苦著臉歸,一問才知道大將軍跟著驃騎將軍大清早就出城了。
居然把他排除在外?!
劉徹一摔竹簡在心里把霍去病從頭到尾罵了一百八十遍,氣得胡子都立起來,還得不停安慰自己。
能怎么辦?都是自己寵的,自己造的孽。
“給朕備馬!”天子叉著腰朝王義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