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臨九朝著沈江霖的方向拱了拱手,想到自己五歲開始進學,足足熬了十年才初入場,想著一舉拿下小三元,揚一揚名聲,如今面對現在的結果,實在讓他夠心寒。
他的父親就是農家考出來的,考中進士后又考庶吉士,入選翰林院,混了多年成了翰林院從七品檢討,因為沒有家族根基也瞧不上朝堂上的那些弄權者,他爹一直堅守本心,不同流合污,做著一個窮翰林,將畢生所學和希望都寄托在了他身上,如今他卻要讓父親失望了。
陶臨九心中憤懣失望,如何熬得住不宣泄出口?
沈江云并不擅長與人爭執,聞言氣的跳腳,卻不知道該如何回敬能戳他痛處,還沒等他想好,便聽他二弟站出來道:“自古英雄不問出處,有才不在年高。若是要以年紀排資論輩,恐怕你也不該得
陶云亭看著自己手中的奏本許久,
腦海中閃過萬千思緒,最后卻又一把將其撕了個粉碎。
不妥!
陶云亭雖然只是從七品檢討,在翰林院這個清水衙門,
拿著一點微薄的俸祿,每日低著頭兢兢業業做事,
就怕被上峰找麻煩,看著老實又普通,若是不特意注意到此人,
恐怕什么時候他不去點卯,
上峰一時之間都想起不起來他。
陶云亭就像一個官場上不起眼的小雜草,無人會將目光注意到他身上。
可是,
哪怕再不起眼,也別忘了,
陶云亭當年可是從一貧如洗的農家科考上來的,
一路披荊斬棘,冬日抄書攢錢,夏日與爹娘一同下地插秧,一朝鯉魚躍龍門,
擺脫農家步入仕途。
甚至,
陶云亭不滿足只是做個二甲進士,
點官到下面做縣官,
他憑著自己超于常人的努力,
又應考庶吉士,進翰林院。
庶吉士除了一甲三人,
也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外無需考,其他進士都要進行庶吉士考核,考中的才能當選庶吉士,
入翰林院。
也就是說,但凡能入翰林院當官的,無疑不是學霸中的學霸。
要知道,翰林院雖然平日里是個閑散衙門,但是翰林們素有儲相之稱,翰林官有機會伴駕侍讀,一朝得勢,那便可直接進入中樞衙門,便是入閣拜相亦是可以想一想的。
由此可見,陶云亭內心素有野望,只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或許陶云亭的好運氣都用在了科考上,入了翰林院之后,便如泥沙入海,翻不起半點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