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張守成早早起床,為傻柱提供叫醒服務,讓他早點發現自己的尷尬,免得被鄰居們發現可疑點。
然后,出門吃了碗混沌。倒不是說他有多愛吃,奈何實在沒啥選擇。
京都的早餐,要到七八十年代才開始豐盛,如今除了油餅,混沌,素面外很少有別的。
本來打算,弄材料讓秦淮茹來做,怕刺激到傻柱便作罷。
搞定房子是第一要務,不能橫生枝節。
吃完早餐,便以南鑼鼓巷九十五號為圓心,探索胡同情報中心、澡堂,大茶館等地。
大雜院沒有秘密,不掌握輿論情報,必然寸步難行。
別說惦記婁曉娥于莉,逛個黑市都有可能遭人舉報。
聾老太、賈張氏、三個大媽之流,閑暇之余凈琢磨人了。
再極端點,你吃什么東西都隱藏不住,以為不開伙,靠金手指就能隨意胡吃海塞那就太天真了。
吃棒子面和吃大魚大肉的,拉出來的屎都不一樣,怎么可能瞞得了有心人?
而輿情的作用,前世他深有體會。
正如燈塔名言,真像不重要,聲量才重要。
一個發不出聲量的好人,輕易就能被打成過街老鼠。
反之,蔣干這種慫恿燈塔拿核彈轟炸自己祖國的雜碎都有人給她洗白,發射火箭連續失敗都能吹成人類之光。
在這個學歷普遍低下的時代,輿情的威力只會更加恐怖。
中午,張守成找了個國營飯館,給服務員五兩全國糧票,點了三兩豬肉水餃。
服務員領他到柱子后面角落的一張小桌。
正值吃飯高峰期,飯館內人滿為患,等待上餐的功夫,張守成親眼目睹三個因為催餐被服務員懟的客人。
豬肉水餃不算緊缺物資,京都糧票也能點,之所以給全國糧票,就為買個服務,少受點氣。
不多會兒,服務員有領著個麻花辮碎花裙的女青年過來。
張守成脫口而出“冉老師?”
“原來你們認識啊,那更好,免得我多費口舌,你們擠擠吧”
服務員把冉秋葉推過來,便匆匆離開。
冉秋葉歪著腦袋打量張守成片刻,微微蹙眉“同志,你是夜校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