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此時還未完全暗下,整個坤寧殿內燈火通明,掌燈宮女用輕紗罩護住燭火,炭火被置于大殿角落,整個殿中暖烘烘的。
坤寧宮地處后庭,乃皇帝寢宮,前堂也會被用于辦公。
吳皇后年過五十,歲月在她臉上沒有留下太過明顯的痕跡,她坐在皇帝身邊,將累成一堆的折子看一遍,然后總略一些說給皇帝聽。
吳皇后本名吳懷薰,乃是蜀中大族之后,年輕時跟隨父親進京述職時遇到還是太子的皇上,兩人算是一見鐘情,之后太子主動提出迎娶。蜀地遙遠,中央不好掌控,而且蜀地本是自成一國,前朝威慶年間才投降大景,聯姻既能安撫蜀地人心,又能拉攏蜀中名門望族,正是朝廷需要的。
于是吳家小姐也就成了太子妃,又成了吳皇后,入主后宮,母儀天下,而皇上和皇后的感情也一直不錯,曾為皇帝誕下一子二女,長子李承社就是過世的瀟王。
“這些都是稅收奏報,總的來說和去年差不多,也不用多看。”吳皇后說著把一大摞折子分出來,擺放一邊。然后拿起其它折子看起來。
皇帝看著足足高過案頭一尺多的折子,一邊看手中折子,一邊搖搖頭:“平日里不細看,沒想到光是收成奏報就有這么多。”
皇后白了他一眼:“可不是,這還只是五日之內到京城的,現在年關將近,更多的還在路上呢。平日里都是王越看了,寫個簡章略奏再給陛下看自然就少了。”
“這幾日辛苦你了懷薰。”皇帝伸手摟在她腰間。
皇后一邊繼續看折子一邊道:“你要是真心疼我就不該讓王越養病,有他在,到這桌案上的奏折也會精減九成。”
皇帝搖搖頭:“我也不想,可現在我又不能出宮去,這時只有總理萬事,才能快速熟悉全國境況,以備來年,我等了那么多年,決不能有失。”
吳皇后放下手中奏折,久久不說話,她不說皇帝也不說了,坤寧殿內一片寂靜,許久之后她再次拿起奏折看起來:“陛下非去不可嗎,讓冢道虞去不行嗎?或者楊洪昭,上官哲”
皇帝只是輕輕搖頭,摟她的手又緊了一些:“楊洪昭我信不過,上官哲也不行,冢道虞是最好的,或許比朕還好,可他年紀大了,經不起周折奔波。”
皇后無奈的嘆口氣:“冢道虞年紀大,陛下就不大嗎!”
這話旁人是不敢說的,哪怕后宮諸妃也不敢,可她是吳皇后。此話一出皇帝板起了臉,表情變得陰郁起來,過了一會又緩和了,搖搖頭:“朕是年紀大了所以才怕啊。”
“懷薰,也就對你朕才說說心里話,朕若是不再動一下,不再奮力一搏,任其自然,把江山基業交給后人,你說太子能守住嗎?太子雖不是你親生,但也多聽你教誨,他有多少本事你心里應該清楚”皇帝小聲的說。
皇后不說話了。
“他若是瀟王我倒放心,我就任其自然也不去折騰,安享天年,然后把江山社稷傳給后人,可他不是!”皇帝憂心忡忡:“南方賊子今年四月還在作亂,北方遼人秋收之時南下屠我十二城百姓,魏朝仁一敗涂地,如此內憂外患,若是交給太子,你說他有辦法應付嗎?”
皇后也嘆口氣:“家國天下,仁德大義,我說到底不過是個婦道人家,這些我都不懂,我只知道刀劍無眼,兵禍無情,我的親生兒子已經死在戰場上,我不想垂垂老矣之年丈夫也死在戰場上,陛下你懂嗎。”
“我懂,但總有不得已要為之的時候。”皇上說著緊緊握住她的手。
“說道承社我就想到星洲了。”皇后道。
“頑劣小子,若是能及得承社百之一二就謝天謝地。”提及李星洲皇上顯然不高興了。
皇后一邊看折子一邊道:“再如何頑劣也是承社的獨子啊,在這世上承社就只剩這么點血脈了。”
“天家無情,要怪就怪他生在天家,身為天家子弟不管是誰都要有一份擔當,若是沒有朕也會給他加上去。”皇上面無表情的道:“懷薰切不可再愛寵他了,不然假以時日都不知道他會變成什么樣子。
本以為他只是天性活潑,沒想到會變成如今這般惡劣,何昭為首的朝中大臣參他的本子朕都看過一大堆,上次還差點把陳鈺打死,若不是那時剛好遼人南下我以此推脫不處理此事,他怕是小命難保了!”
皇后也無奈嘆口氣:“承社多好的孩子啊,星洲卻變成那樣。或許是長年征戰在外,無暇顧及的緣故吧,他又小小一人,孤苦伶仃,六歲便無父無母,再如何惡劣也只是個可憐孩子啊。若是當年承社不去鎮邊,不去平叛,有時間好好教他,想必也不會如此”
聽了這些,皇帝語氣忍不住軟下來,瞪著皇后道:“朕知道你想說什么”
“唉罷了罷了,直接宣他進宮也不好,會讓人以為我還愛重,何昭那些人又要跳出來說話了。
這樣吧,王越跟我說過幾日會辦一個詩會,他有個怡華園,園中梅花開得正好,邀我們去賞梅,還附了名表,里面就有星洲。他身為臣子也只是走個過場,但這次朕就真給他個驚喜,到時你和我同去,就在那里見他一面吧。”
皇后高興的輕笑起來:“臣妾多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