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有些煩躁,這些女人真是不省心。
“王承恩!”
王承恩連忙走上前,彎腰躬身,臉上掛著淳樸的笑容:“萬歲爺,老奴在。”
“你們司禮監下旨,征辟江西人李邦華。敕封他兵部侍郎,親軍都指揮使司指揮使正二品(與五軍都督府都督同品,但是更親近皇帝)”
王承恩愣了一下,緩緩起身,雙手作揖:“是,萬歲爺。老奴這就下旨。”
“勞煩孫閣老,在內閣票擬。”王承恩態度謙遜而溫和,看著孫承宗。
因為,他明白。自己是殘缺之人,只剩下半條命。
雖然作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皇宮的“內相”,風光無限,權勢滔天。
但是,他心里恪守銘記。他的頭頂只有一片云,那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
按照程序,司禮監負責批紅,內閣負責票擬。
孫承宗現在是內閣大學士,內閣閣老。當然有權利。
“王公公,客氣了。這是稚繩(表字),分內之事。”孫承宗緩緩站起身,雙手作揖,對著王承恩行禮。
畢竟,他親口舉薦李邦華。
沒有想到,陛下居然這么爽快,答應下來。而且,還給了兵部侍郎,親軍都指揮使司指揮使。
孫承宗覺得,這是陛下信任自己。愛屋及烏的表現。
“陛下,老臣告退。”孫承宗緩緩躬身,雙手作揖。
“嗯,辛苦了。去忙吧,愛卿。”朱由檢伸手示意道。
.....
戶部尚書畢自嚴,回到戶部之后。就召見戶部,大大小小的官員。
“大朝會的圣旨。從這個月開始,在全國大面積,推廣種植土豆...”
“在崇禎二年二月之前,土豆要在山西.寧夏.河南.河北.湖南.四川.山東,這些省份大面積種植...”
“大面積推廣,種植土豆。是我們戶部的頭等大事。”
“部堂大人,現在全國的賦稅,還剩下浙江.江蘇.福建,還沒有收上來。”戶部主事瞿驍,雙手作揖道。
畢自嚴身穿一品文官官袍,坐在堂上,正襟危坐:“現在是八月中。土豆是陛下,發現的祥瑞。”
“每畝的畝產,高達800斤。”
“我們戶部的工作很多,推廣種植土豆,讓大明的百姓填飽肚子,不會被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