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放好謝團長的尸體后,林蕭來到了林耀陽他們的面前,從自己的衣兜當中掏出了一封信和一張寫滿字的紙。
“這是什么?”
林耀陽看到后疑惑的問道。
林蕭將信封和紙張鄭重的捧在手中,語氣平淡道:“謝團長的遺物,他們托我將這些東西送回崇寧。”
崇寧正是謝團長的家鄉。
林蕭猶豫了一下,將手中的紙張打開,仔細的看起了上面的內容。
既然是謝團長的遺物,那么就應該被世人所看見,讓所有人都了解這位謝團長并深深的記住他。
銘記歷史,勿忘英雄!
當看到上面的內容之后,林蕭的眼中閃過一絲詫異和震動。
國民革命軍第26師第152團欠餉詳情如下。
四營長劉全:欠餉兩月,戰后補發法幣78圓。
四營二連連長李德旺:欠餉三月,戰后補發法幣75圓。
五營三連二等兵吳草:欠餉五月,戰后補發法幣20圓。
上面記載的內容全都是152團的欠餉情況。
也正是這上面的內容,讓林蕭他們更為震動。
他們知道川軍很苦,但卻沒想到苦到連軍餉都發不起的地步。
這些穿著草鞋,手持破槍的川漢子們哪怕在飯都要吃不起的情況下,依舊英勇無畏沖在抗戰的最前線。
為了這場戰爭,他們已經奉獻了太多,可是卻依舊得不到該有的待遇。
對于他們來說,或許這有些悲哀。
這一刻林蕭忽然感覺手上這一張薄薄的紙格外沉重。
“這張紙一定要保護好,這是欠他們的,一分一毫都不能少。
不能讓這些英雄流血又流淚。”
冷風收回了目光后,語氣有些低沉道。
林蕭重重的點了下頭,輕輕的收起這張紙,然后又拆開了那一封信。
這是解固基寫給自己母親的一封絕命書,也就是遺書。
“兒已開赴前線抗日,古人云:‘能盡忠則不能盡孝。’,兒愿移忠作孝,請不要以我為念。”
除了上面的內容之外,解固基還附上了一則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