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也玩得很開心嗎?”池峋挑眉道。
李鶴然被氣笑了,不再說話。
他望向窗外,一只陌生的風箏在湛藍的天空飛得很高很高。
“阿然。”
聽到池峋的聲音,他轉過頭。
生日快樂
一個精巧的漸變藍貝殼筆筒像海水一樣涌來,幾乎要咸了李鶴然的眼睛。
“生日快樂。”池峋正色莊容,“你的禮物。”
“原來,你帶這么多貝殼回來是要做這個。”李鶴然看著池峋手指上被雕琢針劃到的紅痕,“你早就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了?”
“籃球聯賽隊員名單上有個人信息,我當時就看了一下。”池峋低下頭笑著。
“阿然,還有這個。”池峋繼續從背包里拿出一個木塞蓋子的玻璃瓶,里面裝滿了紙星星,“被踩碎的一百顆星星,幫你撿回來了。”
隨口傾訴的一件小事,他居然都記下來了。
李鶴然怔忡著,水一樣肆虐的情緒在流淌……
“池峋,謝謝你。我很喜歡。長這么大第一次收到朋友親手做的禮物。”李鶴然將貝殼筆筒和那瓶紙星星擁入掌中。
很高興,占有你的第一次。
“池峋,你跟我來,我有重要的事情跟你說。”李鶴然拉著池峋的袖子跑出畫室,去到隔壁臥房。
一進門腳邊就是籃球,墻上貼著兩張科比的海報,旁邊掛著一只風箏,上面畫著海綿寶寶的卡通形象。
書桌上擺著他上次送給李鶴然的逐球少年的照片,清晰的玻璃罩面反射著逐漸暗下來的暮光。李鶴然把筆筒放在照片旁邊,然后從抽屜里拿出一本知名的生活類雜志《小生活》。
“池峋,你看這是什么?”李鶴然翻到最中間的一頁。
池峋湊上去看,書面上是一則主題為“生命”的攝影類比賽的征稿,由《小生活》和另一本文學類雜志《星文學》聯合主辦。獲獎者不僅有豐厚的獎金,攝影作品還能成為《星文學》“逆旅人生”欄目的插畫。
這則征稿啟事看得池峋蠢蠢欲動。
“池峋,你有興趣參加嗎?這還是第一屆,關注度肯定很高。”
“這樣說雖然有點自不量力,但是我很想參加。”
“與其說自不量力,不如說事在人為。”李鶴然撕下征稿信息的這一頁,折好放在池峋掌心,向他遞去鼓勵的眼神。
很多年后,池峋成為首位二度摘奪“超焦距”影像獎的攝影師,被各大媒體稱作攝影新生代的奇才。
在一次直播采訪中,主持人提問:
“您現在被很多媒體稱作攝影界的‘千里馬’,那在您成長的過程中有遇到過自己的伯樂嗎?”
“當然。”池峋肯定道,“于我而言,每一位支持我攝影作品的恩師、粉絲及信任我的品牌方,都是我的伯樂。在此,我最想感謝的是我生命中的第一個伯樂,他曾經告訴我,人站對自己的位置,就是一種天賦。如果不是他,我不會發現自己的攝影興趣,也完全沒有信心面臨追夢路上的種種打擊與迷茫。”
“池峋老師情真意切,我能感受到您對您生命中的第一位伯樂充滿感恩之心,方便透露一下他她是誰嗎?”
“我想正在觀看直播的朋友都認識他,他就是青年演員李鶴然。”池峋說得字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