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頭各表一枝。段水歧和羅老歪坐鎮后方,羅老歪按照他的吩咐,派了大批的人手前往入蟲谷的水道中收拾那條青鱗巨蟒的尸首,如此半日。后來,羅老歪又以山神廟為中心,讓士兵們清出了一大片空地,至此才將一直滯留在谷外的車馬逐漸運進谷中。
羅老歪乍看像是個粗人,實則不然,他本就是窮人出身,因此更明白亂世中流離失所的老百姓最看重什么。于是他當著眾人的面施粥放糧,又借著段水歧和青囊派的名聲讓花靈為百姓施藥,借此籠絡當地山民。
遮龍山的山民幾乎都聽過獻王墓的傳說,千百年來這里沒少來過盜墓賊,羅老歪帶著兵帶著槍,山民初見他時都不信他是良善之輩,好在他臉皮夠厚,早就備下了一番滴水不漏的說辭。
自古草根英雄的故事都大同小異,出身低微,也曾忍饑挨餓,無親無故,只能臥薪嘗膽。羅老歪沒有避諱盜發獻王墓的目的,可言語之中卻偏重對王侯將相的不滿,他說羊毛出在羊身上,獻王墓中的所有金銀珠寶都應該被還于滇民,還說他之所以帶來工兵大炮,就是為了將蟲谷移平,讓當地百姓可以在此世外桃源之處安居樂業。
羅老歪話糙理不糙,清廷敗落,民不聊生,中原大地軍閥四起,有人有一百桿槍就敢自稱司令,呼風喚雨,可羅老歪卻是真真切切地將士兵和洋槍拉進了這鳥不拉屎的蟲谷。工兵還在按照羅老歪的指令拓寬入谷的水道,炸藥的轟鳴聲不絕于耳,什么都可能是假的,唯獨打一發少一發的洋槍洋炮卻假不了。
在羅老歪的號召下,不少山民開始加入了工兵的隊伍,一路運送石料木料,不辭勞苦。羅老歪說到做到,允許鄉民自行取用木石建屋,畫地為宅,就此又引得不少山民為他效力。彼時鷓鴣哨等人在葫蘆洞中正在酣戰,羅老歪卻在蟲谷中風頭正勁,老洋人似是看不慣羅老歪的做派,故意往段水歧身邊躲,花靈倒是乖巧,不過也只是一味地看病施藥,偶爾也來請段水歧斟酌斟酌方子。
段水歧十分坐得住,任憑羅老歪上躥下跳也不置一詞,一雙眼反而都盯在小黑身上。凡是獸類,都難逃趨利避害的天性,自從到了山神廟,小黑就上躥下跳十分不安,張門治不在,段水歧只能勉強穩住這天生天養的靈猴。昨日傍晚,小黑突然沉寂了下來,也不鬧了,也不跳了,終于扎扎實實地在段水歧腳邊睡了個安穩覺。段水歧見此,心中便暗自揣度——多半是封門仙一行人已經除去了水道中的大禍害,這才讓小黑重新活躍了起來。
放哨的滇軍證實了段水歧的猜測,從昨日傍晚起,谷中紅霧白霧一律消失,縈繞蟲谷千年的痋毒,就這樣干脆利落地告終了。非但如此,今日一大早,小黑就十分激動,齜牙咧嘴地引著眾人往林深處去。段水歧見此,便留下羅老歪原地待命,帶著花靈和老洋人以及一隊滇軍,一路跟著小黑往蟲谷的邊緣而去。
蟲谷林深樹茂,除了一條古運道以外,目之所及幾乎全被半人高的灌木覆蓋,小黑一頭扎進叢中,片刻后掛在一棵樹上張牙舞爪,老洋人跟過去看了看,竟在被層層藤蔓覆蓋的地面上發現了一片潛藏的地孔。那些地孔都藏在灌木深處,寬不過一掌,靠近了能明顯感覺到陣陣陰風,老洋人一時好奇丟了個磷筒下去,豈料那看起來和兔子洞差不多大的地孔竟直到磷筒的光看不見了都沒見底。
段水歧知道老洋人心里焦急,于是便寬慰他道:“老夫料定獻王在修建皇陵的時候一定利用了蟲谷中蛇爬子河的地下暗河,這些地孔便是佐證,想必現在仙兒和你師兄他們正在我們腳下,但是蛇爬子河的地下河很深,想要開喇叭是異想天開,你莫急,小黑認得阿治,這是要去尋他,我們跟著小黑,一定能找到地下河的痕跡?!?/p>
段水歧一眼就看穿了老洋人的心思不說,還點出了搬山獨有的手段,所謂的“開喇叭”,通俗來說就是將墓穴從頂上打開,這種盜墓方式破壞性極強,非但和善用分金定穴之術的摸金校尉南轅北轍,在整個盜墓行當里也十分罕見。蓋因古代墓葬長期封閉,一旦通風很多明器就會毀于一旦,但是搬山道人下墓并不是為了金銀財寶,加之他門派向來獨來獨往,不與同道合作,所以才保留了如此霸道粗蠻的“絕技”。
老洋人聽了這話如同迎頭被交了一盆冷水,穿石鑿穴沒有工具人手斷斷不成,他就是再心急也沒本事就地把鷓鴣哨挖出來,無奈之下只能作罷,跟著段水歧在蟲谷中亂轉。古運道的盡頭有一片高低不平的小丘,上面長滿了毛茸茸的苔蘚看樣子是修建王陵的時候堆放廢石的石場。
“老洋人,你過來。”
老洋人乍聽得段水歧叫他,嚇得整個人都哆嗦了一下,可又礙于段水歧是江湖前輩不得不從。想起當日在綠春宮鷓鴣哨是如何被百般刁難的,他心里就發憷。然而沒想到段水歧叫了他到身前,卻只是讓他推斷獻王墓的大小。
陳玉樓早就說過,獻王墓必然在遮龍山中,山中建墓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可以占據龍脈寶穴,壞處就是必須開山鑿石。獻王很聰明,懂得利用蛇爬子河的地下河道建祭道,節省人力物力,可他一心要為自己建個神仙穴,因此斷然不會在墓穴上省功夫。而王陵中運木運石,都少不了要走古運道,因此,憑借廢石場中石料的體積,應該可以大致推斷出獻王墓的規格。
老洋人雖年幼,卻早有歷練,大大小小的墓穴進了沒有一百也有八十,這點子功夫自然難不倒他。然而讓他始料未及的是,從眼前的石料看來,獻王墓的規格甚至不及帝王墓的十分之一,便是滿打滿算,也不過三四間宮室大小。
有道是事有反常必有妖,段水歧雖非盜墓中人,可他乃飽學之士,博古通今,不但熟知王陵的規格,對盜墓的四大門派也了如指掌。此時此刻,他最在意的并不是獻王墓出乎意料的小,而是獻王如此陰狠毒辣,會不會在自己的埋骨之地留下什么要命的后手?比如什么聞所未聞的痋術,抑或是什么使人聞風喪膽的機關?
老洋人和花靈畢竟還小,在段水歧眼里,他們不過是黃口小兒,因此他并未將心中的疑惑和盤托出,只是一味地催促眾人前行。無奈古運道已經銷聲匿跡,前路盡是亂石雜草枯藤青障,段水歧教了滇軍幾個開道的法子,一路斬藤砍樹,挪石墊坑,這才硬生生在老林里開出了一條小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