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常年的重文輕武,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宋朝三戰三敗。
宋仁宗的心態明顯打崩了,把指揮的官員全部貶官宋軍士氣大衰,宋朝財政吃緊。
西夏也沒好到哪去,常年征戰,西夏民不聊生,又遇天災。
倘若宋仁宗再堅持一下,雖打不過西夏,也能拖死西夏。】
“打不過,拖死你?”趙德芳被氣笑了,怪不得神跡說他們是大慫,是真慫呀。
趙匡美也沒了開玩笑的心思,“侄子,你累了,我來打。”
趙恒和趙光義看向趙匡美,是宋仁宗,關他們什么事!
【歷慶三年,西夏求和,對西夏忌憚的宋仁宗答應議和。
宋仁宗的底線,是要稱臣不打仗就行,保留皇帝名字號也可以,不就是個名號么……
但手下議和的官員龐籍還是有底線的,稱臣還留帝名,算什么!
西夏官員又提出,不稱帝可以,那你得兩國議和書里的西夏國號改為“吾祖”
沒錯,我叫你爸爸,你喊我祖宗!】
明殿。
“皇爺爺,氣死我了,氣死我了!”朱瞻基氣的不行,“太爺爺呢,直接滅了他們!”
之前朱叫門那個敗家子,好歹后面有接盤的朱祁鈺。
楊廣那個敗家子就作了十四年,隋就滅了。
可這宋朝,就猶如溫水煮青蛙一樣,一下一下的氣死人啊啊啊!!!
朱高熾算了算,那時候太祖還沒出生呢……
【朱棣】:真是仁君。
看朱棣發言,樂瑤想起來一個事。
【插一句,明朝也有廟號為仁的帝王,朱高熾明仁宗】
朱高熾!!!
“爹,下個敗家子,不會是你吧?”朱瞻基眼睛瞪大,朱高熾被噎的一個字說不出來。
朱瞻基小手拍拍自己,“沒事,兒子給您兜底,我肯定不慫!”
朱高熾……
【宋朝當然沒有答應,除去這個,簽訂了慶歷和議。
西夏稱臣,宋每年贈與西夏銀七萬兩、絹布十五萬,茶三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