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為何,總之頡利可汗對趙德言十分信任,他聽從趙德言的話,對東突厥的政策大刀闊斧的改革。】
趙德言是誰?
殿上眾臣各自回想,但沒人認得此人。
【但顯然這個趙德言并不是什么有才之人,他只是把中原的規矩生搬硬套在東突厥身上。
根本不管是否符合東突厥情況,要知道東突厥是游牧民族,本來就以部落為主,中央集權怎能適合。
但趙德言憑借他三寸不爛之舌,讓頡利可汗覺的他的政策十分好,特別好。
但是趙德言的政策卻激化了頡利可汗和貴族以及牧民之間的矛盾。
更過分的是,趙德言狐假虎威,經常借著頡利可汗之名不干好事。】
“這趙德言真不是唐太宗派過去的臥底?”趙匡美開始陰謀論。
“皇兄,要不咱也找幾個這樣的人,打入遼國內部,我看遼國后期和咱一起擺爛,不如提前瓦解。”趙匡美道,自打聽了神跡,他的詞匯量猛增,比如擺爛。
“餓不餓?”趙匡胤問。
趙匡美???
“哥你是想讓我閉嘴么?”
【除了頡利可汗開始不得人心,東突厥汗國內主要矛盾為頡利可汗與突利可汗。
突利可汗在征討回紇失敗后,頡利可汗怒罵突利可汗,在628年,氣惱不已的突利可汗直接上書唐朝,表達了要歸降了李世民的意思。
這無疑是給李世民送了一分大禮。
與此同時,李世民還不忘了自省,他時刻提醒自己,當年的突厥多么強盛,如今竟然落到分裂的地步。
如此自己更要勵精圖治,絕不讓大唐重蹈覆轍。】
樂瑤放出歡快的動畫,一可汗小人大步來到唐朝,頭上幾個大字,“爺投了!”
【突利可汗忽然投降,可不是因為李世民幸運,而是此時的大唐國力強盛。
于強者而依附之,若換了大宋試試。】
趙匡胤這嘆氣聲就沒停過。
【同年,也就是628年,突利可汗部下契丹等部族投降唐朝,契丹也就是日后的遼。
契丹一投降,頡利可汗可是有些慌了,要知道契丹可是東突厥的兵源地。
于是頡利可汗想用梁師都交換契丹,但是被李世民一口拒絕。
討伐梁師都本就是大唐內部的事,東突厥有什么資格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