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大將丘福最終沒有把朱棣的話聽到心里去
。
丘福到了邊境后,遇到韃靼特意埋伏的小股兵馬,丘福輕而易舉打敗他們,并生擒。
從俘虜口中得知韃靼可汗的藏身之處,丘福大喜,覺的可以一舉消滅韃靼,壓根沒有察覺這是陷阱。
他身邊的副將李遠和王聰覺的其中有詐,勸阻丘福,但此時的丘福誰的話也聽不進去。
他覺的大明十萬大軍怎可能打不敗區區韃靼。
或許是靖難之役主張了大將丘福的自信,但他沒有想想,當年的靖難之役身后的決策者是朱允炆。】
雖然神跡在說丘福,可明惠帝朱允炆卻有一種被侮辱的感覺,什么叫做背后的決策者是自己?
【于是大將丘福眼睜睜的掉入到敵人的陷阱當中,被韃靼甕中捉鱉,十萬大軍全軍覆滅。
大明與韃靼交鋒的
【次年二月,
明太宗朱棣親率軍踏上了北征路!率領五十萬大軍!
在這說一下,雖然記錄的是五十萬大軍,但實際上沒有那么多,先喊出來震懾一下對方,
這是兵家的常用手段,
就像明惠帝朱允炆號稱有三十萬大軍,
實際上不過十幾萬。
雖然沒有五十萬大軍,
但是十幾萬大軍是有了。
若不是大明四年內戰戰損,朱棣應該能整合更龐大的軍隊。
俗話說內戰無英雄,
外戰無賊人,唉…】
內戰無英雄。
這句話在眾將領的腦中不斷盤旋。
聽到此話,朱元璋心中刺痛,都是他的錯,若不是他選了朱允炆這孽障,
他大明怎會自己人打自己人。
“今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