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糧草的事歸他大哥管?
【任務二,安撫民心。
明太宗朱棣的豐功偉績雖然名留史冊,單拿出一項來都是大工程,可越是大的工程就學容易勞民傷財。
比如鄭和六次下西洋,打通海上貿易之路,彰顯大明國威,但每次下西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支持。
這些負擔不說都壓在百姓身上,但是必然會分攤一些到百姓身上。】
“不能吧,不是還賺了不少么?”朱高煦這嘴不閑著。
【再比如明太宗朱棣遷都北平,雖然歷時二十年之久,不像隋煬帝楊廣在一年之內遷都完成。
但重新打造一座都城,就是放在現代也是相當大的工程,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不計其數,不是一句話的事。
這些負擔自然也會被壓在百姓身上。】
【朱高熾】:果真,爹還想遷都。
聽到此處,朱高熾的內心竟然波動了,但是文字卻看不出他是贊同還是不贊同。
朱高煦卻和聽了大新聞一樣,他怎么不知道他爹要遷都!!!
好端端的為何遷都??南京不挺好的么。
【朱高煦】:爹怎么那么愛折騰!
此時朱棣都懶得搭理朱高煦,對牛彈琴。
他相信太子會理解他遷都之心。
【除了遷都和下西洋有明太宗朱棣再次開通被元朝廢棄的京杭大運河也耗費不少人力物力。
雖然開通運河動用的是軍隊力量,但是后期運河堵塞,疏通河道,這些負擔還是壓在了百姓身上。
三樣齊上,即便一樣加一點負擔到百姓頭上,累計起來已然是很大負擔。】
天幕上,一個卡通百姓再正常走路,忽然一塊名為“下西洋“的磚頭在他身上,卡通百姓的腰微彎。
又走了一會,一塊名為“運河”的磚頭又壓在他身上,卡通百姓的腰又彎了一分。
又又走了一會,一塊名為“遷都”的磚頭有壓在他的身上,卡通百姓的腰已經彎成了四十五度。
【俗話說,官逼民反,若安撫不了人心,怎能平天下。
這就是明太宗朱棣給朱高熾
朱高熾和朱棣對視,
朱高熾目光沒有絲毫回避。
他身為太子,會支持自家父皇做的一切決定,這是他身為太子的職責。
但是他支持并不代表贊同,一碼歸一碼。
“咱大哥這么剛烈么?”朱高煦不知怎么時候蹭到朱高燧身份。
“那他之前對我怎么那么忍讓?”朱高煦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