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帝還沒有登基之時,楊廷和以明武宗朱厚照遺詔為由,改革了明武宗朱厚照留下的爛攤子。
遺詔咱們之前說過,明武宗朱厚照臨死前知道自己錯了,把所有的罪過都歸到自己身上,然后把其他事物都交給了皇太后張氏和大臣們。
改革之后,給新皇帝留下一個太平盛世。】
聽到這,朱佑樘直接站了起來,改革?他一個臣子憑什么改革!!
祖上有規矩,新皇帝上任起碼三年是不能改先帝的政策,他一個臣子憑什么改?!如此大逆不道還被稱贊?!
朱厚照看他爹的反應,頗為欣慰,這說明他爹開始有自己的思想了,知道對方做的不對。
“楊廷和。”朱厚照念出他的名字,這次不僅僅是把他從可用之臣的名單中踢出去,而是進了朱厚照心中的奸臣榜。
這人不但不能用,還得除掉。
朱厚照太了解自己,他做事向來是做了就做了絕對不會后悔。
所以那遺誥根本就不是自己本意,何況還提及了張氏,要知道自己一向看不上他娘親的娘家,不可能會朝堂托付給他娘親。
她根本沒有能力治國,只會由著她兩個弟弟為非作歹,魚肉百姓。
連朱佑樘都覺的離譜了,更何況朱棣他們。
【咱們詳細看看楊廷和主持下的改革。
【自打成化年江直和王越的威寧海之戰后,
明朝和蒙古便沒有再正面交鋒。
應州大捷是自威寧海之戰難得的勝利,且由皇帝御駕親征,一血當年土木堡之恥。
為何這樣的大捷會有爭議呢?
咱們看看《明實錄》中對應州大捷的記載,這次大捷僅僅斬首敵軍了16人,
而明軍陣亡50多人重傷五六百人,
并且御駕親征的明武宗朱厚照差點被俘虜。
以這種戰績來看,
貌似撐不起“大捷”二字,
隱約還有種土木堡之變的既視感。】
宋
“不是吧,這么寒酸的大捷?”趙匡美有點不信,
但是神跡說記載出自于《明實錄》,應該比明史靠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