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文官有忠臣武官也有叛賊,只能說明朝后期階級利益高于王朝利益,個人利益又高于集體利益,如此才多出敗類。
唉……所以說只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沒有背叛利益的階級。】
樂瑤的感嘆之言落在直播間眾帝王心頭。
朱佑樘則直接淚奔,心中有種無力之感,為何會這般?
朱厚照倒沒和他爹朱佑樘一般陷入巨大eo中,他忙于記神跡所提的大臣名單,神跡的這段話可是透露出不少可用之臣,王守仁、張居正、海瑞。
朱厚照不管他們是不是文臣,只管是不是可用之才,就和神跡所述文臣有忠臣武將亦有反賊,人嘛,哪有絕對的好壞。
記下名單之后,朱厚照繼續認真的聽,希望能從神跡那得到更多可用之才。
【跑題了又跑題了,言歸正傳,咱們繼續嘮明武宗朱厚照的偷跑歷程。
正德十二年七月,朝堂再次收到韃靼在宣府、大同一帶入侵頻繁。
同年八月,叛逆的明武宗再次不按照套路出牌,只見他趁著夜色帶著親信江彬等人騎馬狂奔,一路到了居庸關,居庸關是京城通往宣府的要塞,明武宗目的地是宣府鎮。
咱們再老生常談一下宣府鎮的重要性,宣府就是宋朝的燕云十六州,邊陲重地。
特別明太宗朱棣北遷國都后,距離都城北京不到四百里的宣府鎮更成了守衛都城的一道大門。
所以,宣府鎮可不是什么好玩的地方。】
【路人甲】:所以說明武宗朱厚照因為貪玩才去邊關,純粹扯淡。
“兒子,你孤身一人去,是不是太危險。”朱佑樘擔憂,畢竟刀槍不長眼。
“父皇,太宗爺爺當年馬上得天下,兒子也想。”朱厚照態度堅定,“只有手中有刀,才能不被人欺負。”
聽神跡說了這么多,朱厚照愈發覺的兵權的重要性,太祖爺爺和太宗爺爺時期為何皇權穩固,不管朝內還是朝外都是一片太平,說白了,打服的。
“太祖爺爺、太宗爺爺、唐太宗還有宋太祖哪個不是上馬得天下,下馬治天下。”朱厚照反正是鐵了心,宣府鎮他是肯定要去的。
“為父終究沒有你的魄力。”朱佑樘自愧不如,“但是孩子,你若沒了,大明江山該如何。”
朱佑樘拉著朱厚照的手,“聽爹的,趁著年輕趕緊多生幾個,咱家是真的有皇位需要繼承。”
如今朱佑樘開始后悔自己沒多生幾個,直接讓他這一脈斷了后。
“爹,不如你多生幾個?”朱厚照反向催生,其實培養弟弟也不錯,比起皇帝朱厚照更想做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