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位大臣能聯手讓唐中宗李顯登基,便能聯手讓唐睿宗李旦再次登基。”公子扶蘇提到李旦。
“神龍政變羽林軍能如此痛快的叛變,跟一直掌管禁軍的李旦脫不開干系,只是唐睿宗李旦不想當皇帝罷了。”公子扶蘇一直覺得唐睿宗李旦比李顯更有實力,畢竟他一直沒有離開政治的中心。
唐中宗李顯
漢
“外戚,
權臣,恒古不變。”漢武帝劉徹感嘆。
其實李顯如今的狀況和漢文帝時期很像,當年漢朝的“諸呂之亂”,大臣周勃、陳平推自皇爺爺上位,
臣權大于皇權,
這些“功臣”自然不能久留。
只是扶持韋氏和武氏這一步棋卻是爛棋,
在自己政權不穩定的情況下,
平衡才是為君之道……
打倒了功臣集團,獨留外戚集團,
唐中宗李顯有本事可以掌控外戚集團么?
漢武帝劉徹坐等唐中宗李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已經八十多歲的張柬之見大勢已去,首先自請退出權利的漩渦,他上書請求去襄州養病,李顯一口應下,并加封了張柬之襄州刺史的虛職。
功臣集團被攻破,
以武三思為首的外戚占了上風。
外戚集團權利擴張后,
武三思繼續武周時期的政策,
打壓一切反對自己的勢力。
首當其沖自然是功臣集團的另外四人,
崔玄暐被貶為漢中刺史,次年敬暉被貶為滑州刺史,
桓彥范被貶為洺州、袁恕被貶為豫州刺史。】
武周
李顯聽這五人被貶,
他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對,
反而覺得自己此舉得當,
權臣集團是一大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