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長安被攻破,朔方節(jié)度使李懷光率軍前往長安救援,河東節(jié)度使馬燧和河陽節(jié)度使李芃則先從前線撤回休整。
唐德宗李適一路人逃到了奉天,而發(fā)動叛變的涇原軍在搶奪了宮中財物后,開始擁立首領(lǐng)。
他們朱泚,就是造反稱王的朱滔的哥哥,之前說過,唐德宗李適雖然沒對朱滔如何,但是還是不信任他,把他軟禁在長安。
本來自家弟弟造反,朱泚怎么洗是洗不白了,于是朱泚干脆也造反。
但是他沒直接造反,而且明面上要把唐德宗李適接過來,實際上是想殺了唐德宗。
可惜他的計謀被司農(nóng)卿段秀實所識破。
當然,最后阻攔此事的看法段秀實沒落得什么好下場。】
【阿斗】:怎么唐朝忠臣都沒有落得什么好下場。
唐代宗,唐
李豫仔細的把神跡提到忠于大唐的這些官員的名字記下,若他此次能平安歸來,定會重用。
“是兒臣昏庸。”李適恨不得打自己兩巴掌,之前他還覺得自家父皇不會識人,原最不會識人的是他自己。
【根據(jù)《資治通鑒》記載,唐德宗李適得到了朱泚控制長安的消息。
有的大臣認為既然他控制了長安,遲早要造反,應(yīng)該早早的防備朱泚。
但是宰相盧杞卻有不同意見,他認為朱泚的忠誠是其他大臣都比不了,他怎么會造反,他讓唐德宗李適不要聽風是雨,傷忠臣的心。】
【阿斗】:這個奸相和朱泚一伙的吧?唐德宗不會信了吧?!
【但是好在唐德昭李適并沒有聽宰相盧杞,
而是調(diào)遣了援兵以做兩手準備。
唐德昭李適開始想調(diào)遣的是鳳翔軍,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此時鳳翔軍的節(jié)度使正是被宰相盧杞排擠的前宰相張鎰。
張鎰接過的鳳翔軍原受朱泚管轄,因此有大臣上諫,
覺的調(diào)遣鳳翔軍有風險。
果然,
不過兩日,
鳳翔軍變,
鳳翔軍將李楚琳在夜里作亂,殺死了張鎰,
倒向了朱泚一方。】
唐代宗,唐殿
雖然事情還沒發(fā)生,但是李適卻感同身受仿佛現(xiàn)在的他已然是被逼到絕境的帝王。
此時此刻,他終于理解為何自家父皇要隱忍,因為朝堂根本打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