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涼的微風吹拂脖頸,鄭奕杰重新活了過來,長舒一口氣,“爽啊!還是你們運氣好,路上還能找到這些物資。我囤貨的時候就顧著囤食物了,氣溫突然高起來才意識到不對勁,緊急在附近搜了一圈才找到兩把救命的大風扇。”
“有總比沒有好。”殘骸堆積成山,路格外難走,顧孟然專注腳下路面,隨口敷衍了一句。
鄭奕杰是個閑不住的主兒,安靜不到兩分鐘再度開口:“感覺你們看到我的地堡一點都不驚訝,難道不應該奇怪嗎?正常人誰會相信末世,誰又會囤這么多物資。”
顧孟然忽地一笑,“我們年輕,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
而老人能輕松接受是因為——我們囤得比你更多。
不過這人確實很有先見之明,顧孟然憑借上輩子的記憶才提前為此做準備,鄭奕杰卻在網友們的只言片語中窺見了真相,并付諸行動。
發電機解決用電問題,后院水井解決用水問題,燃料有汽油、煤氣罐,甚至囤了不少干柴。準備得相當充分,如果不是錯估了天災人禍,他確實可以在地下室獨自生存很久。
當然,前提是耐得住寂寞。
還得有錢啊!顧孟然看著鄭奕杰弱不禁風的背影,忽然有點好奇,這人以前做什么的?不上班還這么有錢。
掛脖風扇加快了趕路的速度,顧孟然和梁昭跟著鄭奕杰“翻山越嶺”,十分鐘后,三人站在一片幾乎看不出曾經是什么建筑的廢墟跟前。
毫無疑問的豆腐渣工程,相比路上其他建筑物,眼前這片地連斷壁殘垣都算不上,完完全全的廢墟,碎磚瓦礫堆積而成的垃圾場。
鄭奕杰對這一片很熟悉,無需顧孟然開口,他輕車熟路地帶著兩人在廢墟中穿行,不一會兒便找到一個單獨的地下車庫入口。
車庫緊鄰建筑,雖有幸未被掩埋,玻璃頂棚卻被掉落下來的殘骸砸得稀碎,整個框架搖搖欲墜,隨時有可能坍塌。
防滑坡道堆著不少碎石、水泥塊,走路進去不成問題,開車出來是個大問題。
來都來了,危險也要進去找一找。
三人用手擋住頭頂,繞開可能會掉落碎石殘骸,一鼓作氣跑進地下停車場。
只是下了一個防滑坡道,氣溫瞬間下降好幾度,陰冷潮shi的微風卷來涼意,輕而易舉便驅走夏日的炎熱。
涼快是涼快了,但是黑,感應燈沒亮,地下車庫宛如幽暗寂靜的原始森林,無數未知潛伏在黑暗中,危險而神秘。
“啪!”
兩把強光手電筒先后亮起,帶路的人變成了顧孟然和梁昭,沿著通道慢步前行。
車沒有預想中的多,不知是災時開出去還是這地方生意不景氣,空車位比汽車更多,一眼掃過去只有零零散散幾輛車。
好在停車場足夠大,他們沿著入口往右側走,一路上還是看到不少車。可惜夢寐以求的大巴車一輛沒有,半圈看下來基本是轎車、越野車。
顧孟然大致算了一下,他們十三個人,如果鄭奕杰一起那就是十四個,一輛轎車五座,那至少需要三輛轎車。
三輛車就需要三個司機,嘶,根本沒辦法換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