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
一個稱糧食的官斛,被內班的一個庫丁用力一腳踢了下去,里面的糧食,直接灑出了一半。
潑灑出去的一點糧食,就好像百姓掉落的血肉,看的他們一陣陣心痛。
張大山下意識的想去撿,旁邊的一個文吏,馬上一腳將他踹飛。
“誰讓你撿打算,這是損耗,不懂規矩是不是?”
淋尖踢斛。
這已經是不成文的規矩了,朝廷收稅的時候,運輸損耗,遇到天氣潮濕,下雨,或者老鼠蟲子啃咬等情況,糧食難免會有折損。
但這個折損,有時候卻是人為的,事實上根本沒有折損,而是官吏們分食了。
因為無法分清真折損還是假折損,所以朝廷當然不認,所以朝廷只認數量,不管是真損耗還是假損耗。
這樣一來,官吏們就把損耗直接轉嫁到百姓身上,在收稅的時候多收一點,也就是大名鼎鼎淋尖踢斛了……
內班的衙役,在常年收稅中,練出了一雙鐵腿,能精準的想踢多少,就踢多少。
但今日,來村里收秋稅的皂班,卻不像往常一樣,只踢兩成左右的收成,而是踢了整整五成。
張二河連忙抱起張大山,讓他躲后面去,連連賠笑道,“差爺,孩子不懂事,原諒一下,原諒一下……”
庫丁冷冷的盯著張二河道,“哼!知道就好,趕緊把剩下的一半都補上,聽到沒有?”
“是是是……”張二河先是哈腰點頭,接著小心翼翼的問道,“差爺,您看能不能少一點,以往都是兩成,最多也就三成……”
“都沒有五成這么多的,而且我們漁民田又不多,還是貧瘠產量極低的下田,每年都要花錢去買糧,這秋收的時候,糧價又漲的厲害……”
商人追逐利益,災年哄抬物價,秋收低進高賣這是常態,因為朝廷一條鞭之類的律法一直沒通過,所以不管百姓收成如何,秋收的時候糧食不夠,只能花錢去買糧食交稅。
而這個時候,往往糧商會將糧價抬高……
庫丁冷笑道,“嫌多了是嘛?”
嘭!又是一腳,官斛的糧食,又灑出來了一些,這一腳如同踢在了張二河的心上,疼的他臉色蒼白。
“不多不多,差爺,我補,我補還不行嗎……”
張二河失魂落魄的走回家……
“張石頭……”庫丁繼續大喊,“一家五口,秋稅一共是一石三斗?!?/p>
秋稅納米,除田畝稅外,還有“丁口之賦”和“雜變之賦”等。
雜變之賦是一些鐵匠,工匠,獵戶他們要交的賦稅,有皮革、筋角、農具、鞋錢以及曲引等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