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以為藍尋白早幾日已經動身,今日見到他不成想,人還沒走,更湊巧,她也打算今日啟程的。
藍尋白捕捉到了李挽朝話里面的“也”字,問道:“阿姐這是什么意思?你難不成也要去京城嗎?”
李挽朝點了點頭,“我想了想,阿沉一個人在京城里面,我有些放心不下,便想著還是去看看吧。”
藍尋白明白了她的意思,馬上道:“那我們結伴一同去?”
神京路遠,一個人過去,誰知會碰上什么事呢,他們倒不如一同結伴而行,路上也能有個照應。
李挽朝也是這樣想的,太遠了,而且她也從沒涉足過京城,獨自一人出門,心里面難免是有些怕的。
可李觀卻不大愿意,后來藍尋白好說歹說,保證自己老老實實的,他才勉強同意。畢竟李挽朝一人,確實也不比和藍尋白一起安全,藍尋白廢了不少口舌,終于說通了李觀。
最后李挽朝和藍尋白兩人結伴,一同上路。
正如李挽朝曾經聽說的那樣,京城富庶,不同于尋常地界。路上繡戶珠簾隨處可見,雕車競駐于天街,寶馬爭馳于御路,新聲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調弦于茶坊酒肆。
光是一個中秋,就有八荒爭湊,萬國咸通之勢。
京城斷斷續續下的雨終于停了。
他們趕到京城的時候恰好碰上了中秋燈會,滿大街都是熱鬧景色,一到晚上,漫天的燈火競相綻放,金翠耀目,羅綺飄香,晃人耳目。
藍尋白閑不住,死活要拉著李挽朝去那條最熱鬧的街上游玩。
平日里頭都是有宵禁的,但是他們運氣好,趕上了中秋,長夜盡明,金吾不禁。
李挽朝本想先去溫沉的住址找他,但被藍尋白拉著,脫不開身,便也沒了辦法,只好先去跟他逛了街。
藍尋白正值年少,渾身上下都是使不完的力氣,看什么都新奇,話也說不停,“這京城的中秋是比咱那邊的府上熱鬧一些,雜耍、花燈想著法熱鬧呢。”
兩人并肩走著,藍尋白說著說著就在一個賣花燈的攤販前停下,買了兩個花燈,一個給李挽朝,一個給了知霞。
知霞忙笑著道謝,“多謝公子!”
“你也莫和我客氣了。”
藍尋白又問李挽朝,“阿姐從前難道沒有來過京城嗎?我聽母親說過,伯母的老家就在京城啊,難道這些年你沒回來過?”
藍尋白口中的伯母自然說的李挽朝的生母楊氏。
楊氏是京城人,當初嫁給了李觀后,就跟著他一同調任去了恩文府上,李挽朝大約六歲的時候,來過一次京城,見過一回楊家人,后來,八歲那年,小姨來過一趟恩文府,此后就再也沒有見過楊家人了。
楊家人的關系和李觀并不怎么好。
連帶著李挽朝也沒能和遠在京城的他們來往。
李挽朝把玩著手上的花燈,解釋道:“京城太遠了,爹要忙公務,沒人帶我來,便沒來過了。”
藍尋白聽后,點了點頭,覺得是這么個道理,也沒多想下去,他看李挽朝心不在焉的樣子,便道:“阿姐高興些嘛,你看這外頭多熱鬧啊。母親若知道我沒照顧好你,回去后,她一定會跟我生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