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大概猜出這是他們的帝王之爭。
被逼迫的是皇帝,可底下關乎的是太子和三皇子。
如果林貴妃繼位了,那三皇子往后也是可以名正言順成為太子的。
太子之爭,素來如此殘酷。
就是一件微小的事情,都能變成導火索,將這本就焦灼的氣氛迅速點燃升溫。
李挽朝握著筷子,心不在焉的吃飯。
關于對齊扶錦這人的了解,她其實也根本不擔心現下的情形,他看著好像挺不喜歡林家人的,所以,他會讓林貴妃那么順利的繼位嗎?
可在這件事情上面她還是希望,最后贏的人是齊扶錦。
他的手段真的是高明,李挽朝一邊恨生恨死,一邊又真怕他要出了什么事連累了她一起遭殃。
空氣實在是冷得厲害,不下雨的時候倒也還好,一下起雨,就像掉進了冰窖,屋子里頭燃著炭,時不時會發出炭火“噼啪”聲,和外頭的水滴聲相互映襯。
就在這時,外面跑來了一個小廝,急匆匆地道:“老爺!大人!午門出事了!”
李挽朝握筷著的手緊了緊,側耳去聽。
那個小廝喘著粗氣,道:“陛下讓東廠的人抓了欽天監的監正,本想審他,審是誰教唆他挑起民怨,結果那東廠的提督,二十板子下去,給人不小心打死了!”
這天氣打人二十板子,能不死嗎?
豈能不死。
太傅幾乎是瞬間就知道了貞元帝的用意,他的手好像有些抖,他說,“是陛下在shiwei啊。”
剛他們還在說陛下仁善呢,這臉馬上就給打腫了。
出了這事后,氣氛就有些不大好了,太傅酒也喝不下,飯也吃不下了,后來匆匆告別,也不知道是去了哪里。
他離開了之后,楊家的飯桌一時間也陷入了安靜。
最后眾人也沒再說什么,江太傅離開之后,方濯就頂上去陪著楊老爺子喝酒了,李挽朝匆匆用了幾口飯,也起身回了自己的院子了。
午門這事一出,朝野上下噤若寒蟬,終于沒人再去敢不知死活的提起臘月不下雪一事。
貞元帝終于發動錦衣衛和東廠的人,去查當初那欽天監的監正許聞背后的主使人到底是誰,究竟是誰攛掇他寫那封奏章,攻訐皇帝。
一時之間,皇城上下,人人自危。
用暴力和血腥當然可以暫時地捂住嘴巴,捂住聲音,可是,一但被反撲,后果也相當嚴重。
貞元帝是極有可能要被釘上一個“暴君”的名號,史書上,會永遠記下他這一筆,他這輩子都不管做什么,都得不到一個“明君”的稱號。
不僅如此,皇帝還給天下和群臣寫了一封罪己狀,他認臘月不下雪,是因他這個皇帝做的不稱職,可是,他不認是因為后位空懸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