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超出時代的一個名詞,一個理念,都足以給舊時代的精英的思想,帶來猶如原子彈爆炸一般的震撼。
林火旺沒有去理會高喬浩內心翻騰如沸的驚濤駭浪。
他繞回寬大的辦公桌后,沉穩地坐下。
從早上開始,他的椅子幾乎沒有冷卻過。
除了編輯部內此起彼伏的報告聲——銷量、各地反饋、競爭對手的反應……
真正如急流般持續不斷的,是辦公桌上那部黑色電話機的鈴聲。
它像一匹不知疲倦的奔馬,嘶鳴著,拖曳著源源不斷的戰報與試探。
最先響起的電話來自永發制衣廠的王老板。
高喬浩親自接聽,聽筒里傳出的急切,隔著門縫都清晰可聞:
“高喬生!
終于接通了!恭喜!《亞洲日報》今日大火??!
我們想登廣告!廣告位!最好的版位!
價錢好說,按你們定的來,只要排期夠快……”
高喬浩熟練地應對著,語氣里帶著新報大捷后的篤定,卻也恪守著分寸。
林火旺的目光掃過桌面上攤開的創刊號樣報,對這類本地實業的熱切反應了然于心。
在現在這個七八十年代,報紙依舊是廣大港島市民們最常的信息閱讀渠道。
比起昂貴的電視機,以及廣播來說,報紙的便利與時效性,以及本身有實體的載體,都使得這些實業公司,在上面刊登廣告趨之若鶩。
他們不怕你的廣告費貴,就怕你的銷量不夠,影響力不足。
只要你的報紙夠勁夠銷量,哪怕天價的廣告,他們也能賺回本來。
畢竟,對于這些實業公司來說,一次宣傳,不僅是可以馬上賣出天量的產品,更可以將公司和產品的名聲,徹底在港島打出去,即便后面不刊登廣告,但在港島市民們心中的品牌形象已經鑄成,形成了長尾效應。
而付出的只是那點廣告版面費,那是相當的劃算呢!
并且,如果你不舍得花錢打廣告的話,你的競爭對手花了錢,那你可就慘咯!
港島的市民自然會選擇知名度更大,在報紙上有打廣告的產品購買。
……
緊接著,“興隆記珠寶”的李經理聲音透著精明:“小林生真是如同傳聞中一樣,可以點石成金??!
這份報紙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