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的婆媳,馮氏心知孟老夫人最疼娥娘,但也并非完全不在乎其他孫輩。
馮氏寬慰她:“母親,阿良沒事。
他在軍中,有瑩瑩的朋友照顧他,還有馮小友看著他,不會叫他餓著凍著的。
只是他執意從軍,不肯回家。
”眼下孟良被紀王收留,鄒氏說:“我想備些換洗衣裳給他送去,最好選個能說會道的,送東西時把他一道勸回來。
”馮氏不吭氣,勉強點頭。
其實那孩子倔強,依她看,不打完仗是不會回來的。
她不愿鄒氏難過,只好順著鄒氏心意,妯娌兩個邊走邊商量。
另一頭,孟薇擔憂弟弟走得急,沒帶趁手的兵器防身。
她回屋拿了銀子,打算去西市看看有沒有適合弟弟用的。
臨出門前,孟薇想了想,對阿橙說:“阿劍在哪?把他也叫上,他常伴阿良左右,或許知道阿良慣用什么兵器。
”阿橙把阿劍叫來。
得知是給孟良買兵器,阿劍說:“二姑娘,若論喜好,小郎君最喜長槍,橫刀次之。
可若論起趁手,那還是橫刀更趁他手些。
”阿劍帶路,孟薇坐馬車直奔西市一家鐵匠鋪,買下橫刀和長槍。
阿橙看她數銀子,忍不住咋舌:“姑娘,不算長槍的錢,光這把橫刀就要兩千三百文,難怪小郎君不敢向二老爺要了。
”孟薇面色凝重:“是貴,但戰場無情,這兵器精良一分,阿良便多一分活下去的勝算。
”買完東西原本該回府,但孟薇前些天一直陪伴鄒氏左右,今日孟良有了消息,她也打算該去紙鋪看一眼。
馬車調頭,孟薇在紙鋪門口下車,才跨入鋪子,就見杜子路也在。
上回他欺負蕭遠,孟薇不愿理他,轉身要走。
杜子路連著幾日來尋她,一直沒見著,今日得見,急忙追上去。
他對孟薇作揖:“孟姑娘,上回的事是我不對,我在這里給姑娘賠罪了,姑娘別惱我。
”孟薇皺眉:“你不該向我賠罪,該向我朋友賠罪才是。
”杜子路欠身:“是,是。
我后來也覺得自己輕狂,想找那位兄臺賠罪,又不知他尊姓大名,家在何處,若孟姑娘肯為我引薦,我再見他時,定要好生向他賠不是。
”鬼才信他呢。
孟薇不管杜子路知不知道蕭遠的身份,只要一想起他欺負過蕭遠,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為他引薦。
她心里不高興,面上也不愿給他好臉色。
杜子路一時尷尬,只好自己找臺階下:“想必那位兄臺未必肯再見我,那就請孟姑娘再見他時,代我向他賠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