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定想要的是找到一條適合北地草原生存發(fā)展的道路,豆腐雖然賺錢,可是不適合草原。
劉掌柜想象也明白了賀蘭定的意圖,不禁稱贊,“賀蘭首領(lǐng)大義。”
“大義有什么用。”賀蘭定謙虛道,“諸多事情還要請劉掌柜關(guān)心、照拂。”
短暫地寒暄過后,賀蘭定繼續(xù)介紹自己的產(chǎn)品,“這是毛氈馬甲,我做了兩種。”
一種是內(nèi)襯馬甲,穿在外袍里頭,版型短小而修身,里外加了布襯,減少毛氈和衣物之間的摩擦。
賀蘭定套上馬甲展示,“到了冬天,外頭套上一件絲袍,一點也不臃腫,保暖又不是美觀。”
劉掌柜點點頭,看了這么久的產(chǎn)品介紹,總算看到個稍微靠譜些的。同時也提出建議,“襯布可以用綢緞,更為華麗精美。”
賀蘭定:穿在里頭的衣服要什么好看?
“可是不行?”劉掌柜不知賀蘭定心中所想。
賀蘭定老實交代,“還真不行。我哪里有綢緞料子。”整個賀蘭部落都拿不出幾匹好布料來。
“或者我可以賣半成品給劉記,價格便宜些,你們再精加工?”賀蘭定提出一個解決方法,“反正南邊的布匹便宜,會針線的婦人也更多。”
“可!”劉掌柜點頭認(rèn)同,“盡快裁剪一批馬甲胚子來,運去南邊再加工。”
終于敲定一筆生意,賀蘭定松了一口氣。即便劉掌柜對另外一種外穿的印染毛氈馬甲不怎么感興趣,賀蘭定也沒那么焦慮了。
最終,賀蘭定和劉掌柜簽下了初步的協(xié)議:賀蘭部落無償提供玉容膏和素肉干的制作方法,劉記商行以每件四十銖錢的價格收購賀蘭部落制作的馬甲胚子(應(yīng)收盡收),即賀蘭部落出產(chǎn)多少馬甲胚子,劉記商行就收購多少。
“這個協(xié)議,僅限今年。”劉掌柜最后補充。
“便是今年也是好的!”賀蘭定真沒想到對方能給出這樣優(yōu)惠的價格。他卻不知劉掌柜對賀蘭部落的生產(chǎn)力早有估算,對于秋季前賀蘭部落能夠生產(chǎn)制造出的馬甲數(shù)量有足夠的信心能夠全部吃下。
“那毛氈斗篷和軟底鞋呢?”賀蘭定不死心地詢問。
劉掌柜思考片刻回道,“斗篷先定一百件,素色的”劉掌柜其實對毛氈斗篷的銷售市場并不看好,但是士人看不上,對他們這些常年在外奔波的行商卻很實用。風(fēng)里來,雨里去,毛氈斗篷肯定要比蓑衣好用許多。
“每件兩百五十銖如何?”考慮到毛氈斗篷制作工藝復(fù)雜,劉掌柜出了個價。
賀蘭定大叫,“一件斗篷的染料花費就不是個小數(shù)目了!”
“三百銖!”
“兩百六十銖。”
兩人討價還價好幾個來回,最后將毛氈斗篷的價格定在了每件兩百七十五銖。
“軟底鞋呢?”賀蘭定繼續(xù)推銷,“那些高門貴族的家里是不是都是木地板,穿著鞋走路,又暖和又安靜。”
“每雙六十銖。”劉掌柜出價。
“一百銖吧!”賀蘭定舉著鞋子為自己爭取,“做鞋子可不容易,而且還有花紋呢!”
劉掌柜撇開眼,不去看鞋子上糟心的蓮花紋,壓價道,“最多八十銖。”
“好吧!”賀蘭定非常干凈利落地應(yīng)下。心里美滋滋地想:沒想到最賺錢的竟然是最不起眼、用料最少、工藝最簡單的軟底鞋。
要知道用毛氈做鞋并沒有想象中難,只要做出鞋子的模具,然后把羊毛塞進(jìn)磨具里捶打按壓成鞋子的模樣,脫模后再印上花樣就行了。工藝比毛氈馬甲簡單,甚至可以減去搟氈這一步,用料也更少,卻更賺錢。
送劉掌柜出門的時候,賀蘭定只覺得天都藍(lán)了——雖然走了許多的彎路,可是總算往前邁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