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令修道,“以崔家的名義向徐州刺史賀蘭定請求救援。”如此,賀蘭定就能光明正大出兵殷州平亂了。
“明白。”
然而,天不遂人愿。崔真的求援文稿尚未潤色完成,朝廷終于選出了合適的平叛人選:廣陽王元淵為大都督征討葛榮,元融為左都督,裴衍為右都督,兩人具受元淵指揮調遣。
中央軍去平叛了,也就沒賀蘭定什么事兒了。
“未必!”賀蘭定不死心,他道,“朝廷中央軍不頂用的。”
廣陽王元淵為大都督看似大權在握,實則腹背受敵。內有有元融、裴衍的掣肘,外有有元徽這么個權臣大仇人給他背后捅刀子。
果然,正如賀蘭定所料。元淵領兵在外,可是束手束腳,什么也不敢干,下個指令都先要向朝廷請示,得了批復后才敢行動。
如此一來,平叛遲遲見不得成效,朝廷方面又懷疑他是不是想要擁兵自重。
元淵難啊。
等大軍好不容易抵達定州,定州刺史又懷疑他,不信任他,不讓他進城。無奈,元淵只得領著大軍駐扎在定州南邊的南佛寺。
得到情報的賀蘭定為元淵感到可惜。倘若朝廷能夠信任元淵,讓他放手一搏,說不定還能力挽狂瀾。
可惜,萬事沒有如果。
這是天要亡大魏啊!賀蘭定感嘆著,讓于謹點兵選將、整頓軍務,準備大軍開拔,援救定州、殷州。
不等賀蘭定選出這次領軍出戰的將領,定州方面又傳來了新的情報——元淵死了!
“怎么死的?!”
死在叛軍首領葛榮之手。
原來,元淵抵達定州后被定州刺史楊津拒之門外。元淵一心想要早點平叛結束,不想再拖,便召集眾人訂立盟誓,共討葛榮。
誰知,不相信就是不相信,任是元淵把嘴皮子說破了,其他領軍就是不相信他,認為他要造反。
不相信也就罷了,楊津、毛謚還倒戈相向,討伐他。
元淵逃走,結果半道上遇見了葛榮的活動騎兵被俘虜抓走。
“廣陽王素有賢名,便是賊寇亦為之傾倒。”賀拔岳滿臉悲憤,咬牙切實,“葛賊擔心手下擁立廣陽王,便將其殺害了。”
元淵:我這不被信任的一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