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旨意,與大玄的先帝們都一樣,都是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作為起始。
不知從何時開始,變成了言簡意賅的“大玄皇帝詔”,偶爾詔字會變成令字,是不是意味著當今圣上連老天爺都不放在眼里了呢?
但沒有一個官員敢出來糾正。
原因很簡單,往深處去想,這似乎算不上是一個作為皇帝的錯誤。
詔旨之中,對林月夜的任職,大部分臣子也只是覺得過于突然。
圣上怎么會突然啟用這個女人?
還有,詔旨的意思是說,祥武年間的蜀州地動是人為所致的災(zāi)禍,這葫蘆里又賣的是什么藥?
在此事上,依舊沒有臣子站出來探個明白。
如今是祥武二年,朝堂格局變化不大,官員還是去年那些官員,對沈仙佑也有著一定了解。
他要愿意詳細說,那就不必去問。
他要是不愿意說,詢問也是無用之功,站出來和他唱反調(diào),百害而無一利。
因為外廷整體漸漸淪為一個執(zhí)行層面,只有少量外廷官員介于決策層和執(zhí)行層之中,真正的決策,要么出自朝龍宮,再者便是龍佑府。
至于內(nèi)閣,已經(jīng)回歸了建立的初衷,也就是皇帝的筆桿子衙門。
文官無法反抗,畢竟武力和戰(zhàn)力,都在皇帝手上。
所以,讓一個女人出任巡撫這種封疆大吏的職位,即便是從來未有過的先例,文武百官依舊齊齊誦聲道:“臣等謹遵圣上旨意!”
朝會便是六部九卿們的照例稟報了。
待到散去過后,楊止履行職責,將臣子們的稟奏匯總成一本文書,敬送至龍案。
沈仙佑其實還算勤政。
縱然有楊止幫忙,也從不在國事上馬虎,順嘴問道:“給林月夜安排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