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新羅和百濟兩國使團在禮部大堂內專心致志地學習大唐禮儀之時,長安城的東門外,一隊風塵仆仆的人馬緩緩駛入。
高句麗的使團終于突破重重阻礙,抵達了這繁華的京城。為首的是高句麗使臣樸國昌,他面色略顯疲憊。
昨夜,他們因晚到一步,被拒之城外,只能在荒涼的野外搭起帳篷,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此刻,望著長安城內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巍峨壯觀的建筑,樸國昌不禁深吸一口氣,心中暗自發誓,定要在此次朝覲中,為高句麗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他們的隊伍穿過熱鬧的街市,馬蹄聲在石板路上敲擊出清脆的節奏,引來了不少路人的側目。
使團昨天不是已經進京了嗎?這又是哪一國的使團?
迷路了?
不光百姓這么想,就連鴻臚寺的官吏也這么想!
此刻鴻臚寺能主事的已經隨使團去了禮部,剩下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小吏,他們哪里知道其中道理?
如今見高句麗使團來到鴻臚寺,他們只當是哪里來的騙子跑到這來混吃混喝了!
“去去去,使團昨天就到了,你們又是哪里冒出來的?”鴻臚寺的小吏不耐煩地揮著手,眼神中滿是懷疑與不屑。
樸國昌聞言,臉色一沉,急忙從懷中掏出高句麗的國書,遞上前去,急切地解釋道:“我等乃高句麗使團,因昨夜晚到一步,被拒之城外,這才今日趕到,還望這位官爺通融。”
小吏還是第一次被人如此稱呼,心中不免有些得意,隨即半信半疑地接過國書,粗略地掃了一眼,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仍是一副趾高氣揚的模樣:“哼,就算你是高句麗的使團,也不能這般隨意闖入,等著,我去通報一聲。”
小吏轉身欲走,卻被樸國昌叫住。
樸國昌從懷中掏出一枚精致的玉佩,悄悄塞入小吏手中,低聲道:“些許心意,還望官爺行個方便。”
小吏感受著手中玉佩的溫潤,眼中閃過一絲貪婪,態度瞬間轉變,笑道:“你放心,我這就去通報,你們先在此等候。”
說完,小吏匆匆步入內堂。
樸國昌望著小吏的背影,心中暗嘆,這大唐繁華背后,也藏著不少齷齪之事,但為了高句麗的未來,他也顧不得許多了。
小吏進門后找了一圈也沒能找到一個管事的,但畢竟是使團,也不好將人家拒之門外!
可禮賓院已經住滿了,畢竟有不少國家的使臣都是常駐長安的!
眼下也只剩下一處偏院,難不成要將這高句麗的使團安排進這里?
會不會有所怠慢?畢竟人家也是使了錢的!拿人錢財,替人辦事總不能糊弄人家吧?
這可是原則問題,否則這事傳出去都知道你收了錢不辦事,誰還給你使錢呢?
想到這,小吏有些頭疼
忽然間,他意識到,上官都帶著使團去禮部了,為什么不提前交代還有使團需要安排?
會不會是上官故意為之?
嘶~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領導的意圖你得領會,領會完就必須要不折不扣的執行啊!
想到這,小吏倒是不急了,慢慢悠悠走出門外,臉上帶上一副得體的笑容:“諸位使臣,鴻臚寺內上官都外出有事,就有小人來接待諸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