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聽到樸國昌認輸,大唐文武毫不避諱的哄笑出聲,那笑聲如同夏日突來的狂風,帶著無盡的嘲諷與得意,在大殿中肆意回蕩。
程咬金更是拍打著案幾,大笑道:“哈哈,咱大唐的曲子,豈是你們那彈丸之地可比的!”
他的笑聲如雷鳴般洪亮,震得大殿都有些顫抖。
其他官員也是或拍案叫絕,或搖頭晃腦,一臉陶醉,仿佛剛剛那激昂的樂曲仍余音在耳,讓他們心中充滿了自豪與驕傲。
樸國昌面色黑如鍋底,不甘地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倔強:“大唐地大物博,我等小國比不上是應該的!
但我高句麗也有才子,對大唐文學敬仰許久,此番隨使團前來,渴望以文會友,與大唐交流文學。”
話音未落,一名高句麗文士已從使團中走出。
眾人循聲望去,卻是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眉宇間雖帶著傲氣,但滿臉皺紋和斑白的胡須卻顯得與他自稱的才子形象大相徑庭。
這一幕,猶如秋日午后,老樹旁偶遇一位自詡青春的老者,讓人忍俊不禁。
程咬金更是笑得前仰后合,拍著桌子道:“哈哈,你這老兒,胡子都白得跟雪一樣了,還才子呢!咱大唐的娃娃們寫字都比你有勁兒!”
說完,他還特意扭頭望向身旁幾位官員,眾人皆是笑而不語,眼中滿是對這位高齡才子的戲謔。
金正賢臉色一黑,自己不過是長的老成了些,這些大唐人至于這么嘲笑他嗎?
都怪這正使,對大唐了解不多,還非要賣弄!
這下好了,惹人笑話了吧?
頂著黑如鍋底的臉色,金正賢開口,聲音中帶著不甘與憤懣:“諸位,勿要以貌取人!
文學之道,豈是年歲可限?
我金正賢雖年邁,卻自幼飽讀詩書,對大唐文化更是仰慕已久。
今日,我欲以此殘軀,向大唐展示我高句麗文人之風骨,以詩會友,共賞風月!”
聽到這話,在場眾人不由得收起了幾分輕視,目光中多了幾分審視。
李世民端坐龍椅之上,眉頭一挑,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聲音威嚴中帶著一絲溫和:
“既如此,朕便成全你的雅興,也不欺負你這遠道而來的老者,來人,傳幾個國子監的監生來,與這位高句麗才子以詩會友。”
話音落下,殿外侍從迅速行動起來,不多時,幾位身著儒衫、氣質溫文爾雅的年輕士子步入大殿,他們面帶好奇的望向那位須發皆白的老者。
大殿內,燭火搖曳,光影交錯,氣氛逐漸劍拔弩張了起來。
幾名監生躍躍欲試,來的路上他們可是聽說的了,這老頭是高句麗來的!
說是想要以文會友,實際上就是為了和大唐文人比試一下唄!
不過高句麗那種地方出來的,能有什么能耐?
陛下傳召他們前來,那可是揚名天下的好機會呀!
只要能勝過眼前這個老頭,一定就能被陛下記在心里!
將來踏入官場還不是平步青云?
想到這里,幾人連忙開口:“這位老人家,想要怎么比試?詩詞歌賦嗎?”
金正賢胸有成竹的笑了笑,“詩詞歌賦有感而發,不一定代表一個人的水平,不如咱們對對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