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見狀連忙打起了圓場,只聽他開口道:“二位愛卿都是我大唐肱股之臣!
昔日之事,如云煙過眼,當以大局為重。李靖將軍,你為國征戰,功勛卓著;
唐儉卿家,你嘔心瀝血,理財有方。
大唐的繁榮昌盛,離不開你們每一位的努力。過往的事,就此揭過如何?”
唐儉苦澀開口:“陛下放心,老臣已經到了花甲之年,無意做那些意氣之爭,日后公事公辦,絕不會拖我大唐后腿。”
李靖也連忙表態,只見他身形一震,蒼老的面容上浮現出一抹堅毅之色,他跨前一步,拱手高聲道:“陛下所言極是,昔日之過,日夜縈繞于心,靖亦深感愧疚。
唐公寬宏大量,靖愿以此身為大唐再立新功,以贖前愆。
往后,靖定當謹言慎行,不負陛下厚望,亦不負唐公之大量。”
言罷,他目光誠摯地望向唐儉,那眼神中充滿了歉意。
唐儉別過頭去,眼角不由得滑下淚珠,似是為死去的親子悼念
李世民見狀也知道這是最好的結果了,于是開口:“如此甚好,來人給兩位卿家賜座!
說來慚愧,爾等老臣為我大唐盡心竭力,但朕卻不曾關懷過爾等絲毫
自今日起,凡歷經兩朝老臣,上朝皆賜座!”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紛紛躬身下拜,齊聲高呼:“陛下圣明!
經過了這一場小插曲,李世民大好的心情也沒了多少,不過該做的事還是要做。
于是他用眼神示意房玄齡出列。
房玄齡會意,當即起身道:“陛下,如今青州趨于穩定,急需重建,還望陛下調派官員錢糧,以支持鄭國公重建青州!”
李世民點點頭:“如此,那便議一議吧!”
話音剛落,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仿只見幾位大臣圍攏在一起,手執笏板,指指點點,眉頭緊鎖,似乎在權衡利弊。
很快就有人出列提議:“如今說調派官員尚且還早,依臣之見,還是想辦法給些錢糧才是實在的!”
這話一出,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
朝堂之上,贊同之聲此起彼伏,仿佛春潮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