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4
xia面的官員又能夠如何呢?自然是紛紛附議。
其實關(guān)于紅薯納ru賦稅ti系一事,在nei閣早就有過這樣的討論了。如果今年又是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一年,說不定還有人反對,畢竟谷賤傷農(nóng)。可朝廷已經(jīng)連著兩年鬧蝗災(zāi)了,今年若是再鬧shui災(zāi),國家肯定拿不chu這么多的糧shi來賑濟災(zāi)民的,因此顧之章才會想著把紅薯納ru賦稅ti系,為的就是刺激一xia全國的百姓,讓全國的百姓都種植紅薯。
反正紅薯也不挑地兒,山坡上隨便種一dian,就能夠滿足一家數(shù)kou的嚼用。紅薯不挑地兒,產(chǎn)量還gao,只要是山坡地基本上都能夠種。只要百姓人家家家huhu都種了紅薯,基本上就不用擔(dān)心饑荒,國家自然國祚穩(wěn)定。
顧之章是這么想的,因此才會提chu把紅薯納ru賦稅ti系一事。至于其余的什么gao產(chǎn)量,什么易于保存,什么低損耗,那都是附帶的,用來說服同僚的。
其實,顧之章早在去年的時候就在nei閣提chu了這個議案,不過有人說谷賤傷農(nóng),因此被擱置了。如果不是今年的桃花汛yan看著要比往年更加厲害,說不定就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洪災(zāi),這個提案也不會這么快在金鑾殿上被通過。
當(dāng)然,這跟事先zuo了充分的溝通也是分不開的。而金鑾殿上,也不過是百官表決,雖然只是過場,可從程序的角度上來說,這個過場也是極為重要的。
既然紅薯納ru賦稅之事j行了表決,自然,今天的金鑾殿之事就算完了。就是那個愣tou青想繼續(xù)拿立儲說事兒,也當(dāng)不得皇帝和nei閣以及京兆府急著要推行這dao法令,因此這一次的立儲之事,不過是虎tou蛇尾,就這樣過去了。
接xia來的半個月皇帝都不用上金鑾殿,而福寧殿,說句不好聽的,shen份不夠的人還j不了福寧殿,跟那個愣tou青一樣,沒有宣召,他連福寧殿的大門都摸不到,又如何能跟皇帝提什么立儲之事?
皇帝也不是蠢貨。
他當(dāng)然知dao,這是有人著急了。不過,他的想法跟皇后、竺貴人兩個有些不同。
在皇后和竺貴人看來,賈琰針對竺貴人在皇帝面前設(shè)了一個局,當(dāng)然,雖然激j了一dian,但是她的目的還是為了鞏固皇權(quán)。在這一dian上,皇帝還真不好責(zé)怪她。
如果賈琰是那種一般的后gong妃嬪,皇帝當(dāng)然能夠罵她,直接甩臉zi,說后gong不得gan1政。可是紅薯是賈琰的護shen符,只要天xia百姓記得紅薯的好,皇帝就不能責(zé)怪賈琰。相反,他還要好好地待賈琰,給予榮華富貴并且視qg況恩澤賈琰的家人。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皇帝容不xia賈琰,他也只能暗中給賈琰xia藥讓賈琰一日日虛弱xia去最后虛弱致死卻不能xia明旨把賈琰廢為庶人。
無論是皇后還是竺貴人都非常清楚這一dian。因此,無論她們心里有多忌諱這個賈淑妃,她們也不可能在皇帝面前說賈琰的壞話,惹來皇帝的怒火。
更何況,現(xiàn)在賈琰一來沒有犯到皇帝的底線上,二來,賈琰也的確是站在皇帝的立場為皇帝考慮。所以皇帝才會贊同竺貴人的提議賞賜賈琰一斛珍珠。
皇帝的目的有二,皇后和竺貴人都看得chu來:
一則,皇帝是安撫賈琰,表示賈琰為他考慮,即便言行有不當(dāng)之chu1,本意還是好的,他不會計較。
二則,接受竺貴人的意見,拿一斛珍珠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