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
兄長長孫無忌懇辭機要職位。臨終前還諄諄勸導長孫無忌,要家人恪守本分,莫要忘了兩漢時的外戚之禍。
長孫皇后的擔憂并不是杞人憂天,在她逝世后,尤其是太宗晚年時期,長孫無忌還是大權在握,逐漸掌控朝堂。
他深知幾個外甥的xg格,趁李世民為立太zi而舉棋不定時,屢次諫言,一手把秉xg柔弱的李治推上太zi之位。
長孫無忌可不是真的想保xia幾個外甥,他推舉年幼的李治,大半chu于私心:李治xgqg柔弱,是最合適的傀儡人選。
李治當政的tou幾年,n本沒有施展拳腳的機會,不論是他的后gong,還是前朝,全被長孫無忌把控。
李治到底是李世民親自養大的兒zi,暫且忍氣吞聲,老老實實當了幾年擺設。私底xia卻早已經開始謀劃怎么扳倒自己的親舅舅。
長孫無忌是大功臣,但是他老來狂妄,忘了長孫皇后的警告,一次次越界。他被權勢迷花了yan,再不是那個在太宗李世民面前謹小慎微的良臣。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李治shen為帝王,不可能一再容忍長孫無忌的冒犯。而且以長孫家為首的關隴貴族ti系,始終是他的心腹大患。
隋朝是怎么代周自立的?
就連大唐,也和隋朝脫不開關系,朝中大半臣屬,都是隋朝舊臣。
李唐皇室,也是隋朝的外戚之一,李淵和楊廣是姨表兄弟。
可以說,從西魏、北周、隋朝,到唐朝建立之間發生的政權動dang,其實只是關隴貴族之間的neibu爭斗,不論江山最后落到誰手中,關隴集團始終左右朝政,掌握實權。
李家是關隴豪族之一,唐朝的建立,離不開關隴世家和地方豪qiang的擁護。
關隴貴族,既是助力,也是壓力。
太宗李世民時期,先是忙于擴土開疆,穩定朝政,又要發展生產,與民休息,關隴貴族動不得。
李治不怕關隴貴族,休養生息多年,大唐已經開始展louchu欣欣向榮的活力,寒門士zi早已成為一gu新興勢力,朝中許多并非關隴chhen的大臣早就對長孫無忌心生不滿,科舉取士發展愈加完善,接連為朝堂輸送大批人才。
他只需借力打力,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登基之后的tou幾年,李治不動聲se,借助長孫無忌,一步步ba除朝中隱患,以房遺ai和gao陽公主一案,牽扯chu大半個宗室,誅殺大批對手,穩固朝政。
在長孫無忌沉醉于權勢、忘乎所以時,李治早已經在暗中開始削弱關隴貴族的動作。
等到時機成熟,李治以廢后為契機,一舉擊破抱團的長孫家、王家、gao家和其他一些關隴世族,摧枯拉朽,斬草除n,把皇權重新收攏到自己手中。
可笑世人以為他jian持廢除王皇后,只是單純為了那個死在襁褓之中的可憐孩兒,哪里明白背后的深意?
gao家、王家、褚家,罪不至死,但又非死不可。
就連上官儀的鋃鐺ru獄,也不是單純因為他草擬了廢黜武皇后的詔書。
武皇后的崛起,是經過李治默許的。
太宗時期,武皇后ru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