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來到了八月上旬,林家村的村民們熱切地看著梯田上金色的麥浪,他們終于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種出糧食了。
“各位鄉親們,我們決定明天開始收割,不方便下地的,也要為家里準備好吃的喝的,還有旺財,你家一家老小都不用下地了。”
“叔公,你這是為啥。”
旺財著急了,自從林菀來了后,他家可是賺了不少錢,可誰會嫌錢多的,叔公竟然不讓他們一家人下地,這可是要剜了他的心啊。
“你要做石磨,我們林家村沒有電,可下山磨面粉不得走漏消息,我會給你工分,不過給了工分,你這石磨就是林家村的資產了。”
旺財笑了,原來如此,他們空閑的時候已經做了石碾,用來分離麥粒和麥稈,但要把麥粒磨成粉,不得要做石磨嗎。
第二天天色微亮,林家村所有人都拿著鐮刀扁擔到了梯田,林菀知道小叔公早就分工完畢,幾乎沒有她能干的活。
但林菀哪里真的會不干活,連從來不會干農活的林萍和奶媽都下場了,她可要給兒子做個好榜樣。
經過兩天的搶收,近八十畝的麥子全部收了上來,天氣炎熱,也就晾曬個兩到三天,就能計算畝產,然后收入倉庫。
林滿倉牽著驢車,把縣城的家里的那個大秤給運了上來,計算畝產,不得用大秤啊。
還花了不少錢買了很多麻袋,好在他買麻袋也沒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都知道他以前是干倒爺的,買麻袋不是太正常了。
麥子曬得干干的,由林建國做筆錄,幾個村民輪流將麥子秤重,最后得出的結論是畝產四百多斤。
這個數字把所有人都給嚇著了,因為叔公預算畝產是兩百斤,甚至還不到兩百斤。
林菀坐在太陽照不到的地方偷笑,其實她一直在做壞事。
為了不讓畝產量這么恐怖,她從村民們將麥種種下去開始,就偷偷收了一部分。
如此日積月累,甚至連收割的時候,都往空間里藏了不少,不然畝產量公開,他們林家村的人就有麻煩了。
近八十畝地,足足收了差不多三萬多斤的麥子,只要有計劃地分配,林家村今年的糧食危機幾乎可以安穩度過。
小叔公大手一揮,先將糧食入庫,大家休息幾天,等林建國算出全村總工分數,再按照基本口糧發放糧食。
林建國先要留出明年的麥種,再留下一部分作為備用糧,然后才按照村里的總工分,算出基本口糧。
最后算下來,成年男人可以分到四百斤,成年女人三百斤,兒童和老人平均兩百斤左右,當然也會按照年齡有所增減。
如果工分還沒有消耗掉,那就可以用來換錢,畢竟今年所有人為了林家村的基建,都出汗出力,賺取的工分還真不少。
兩天后,村民們早早地在村委會門口排隊了,林菀雖然到得最晚,可所有人都讓她排在第一。
“小菀,我們先要給你兩千五百斤的麥種,你辛辛苦苦弄來了這么好的麥種,我們都沒有能力給你利息,只能委屈你了。”
小叔公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所有人都用力鼓掌,沒有林菀拿出的巨額錢財來炸山,沒有她弄來的優質種子,他們今年哪里能吃飽飯。
林菀笑著接受了,加上她的工分,奶媽的工分,兩個人共拿走了三千斤的麥子。
畢竟奶奶和她的工分真的不多,還是叔公有意多給,才能拿到五百斤的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