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千里在黑山屯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后雖然沒再公開提及黑風(fēng)口的事,但心里總覺得有些不踏實。
葉凡那小子,太滑了,不像個普通的村干部。
柳如霜那個小丫頭,看著天真,說起地質(zhì)名詞來卻一套一套的,也不簡單。
他把這事跟幾個心腹私下里嘀咕了幾句,其中一個平日里就愛琢磨事的辦公室主任眼珠子一轉(zhuǎn),給他出了個主意:“馬局,既然地質(zhì)隊和您都覺得那礦沒什么大價值,但黑山屯又確確實實在采那種黑石頭,會不會是……那種石頭,有別的什么特殊用途,咱們不知道?”
馬千里一聽,覺得有幾分道理。
他想起王來福顯擺的那幾塊石頭,確實沉甸甸的,透著股子不尋常。
“那依你看呢?”馬千里問道。
辦公室主任湊近了些,壓低聲音:“我聽說,有些地方,用含鐵的礦渣或者品位低的鐵礦石,摻在水泥里,或者直接當(dāng)骨料,能增加混凝土的強(qiáng)度和密度,用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上,比如橋梁墩臺、重型廠房地基什么的。黑山屯那些石頭,會不會是這種路數(shù)?”
馬千里眼睛一亮:“哦?還有這種說法?”
他平日里主要管冶煉,對建筑材料方面涉獵不多。
“我也是聽一個搞基建的親戚說的,不一定準(zhǔn)。不過,馬局,這事兒咱們不妨留個心眼。”辦公室主任建議道,“可以找個由頭,讓下面的人去摸摸底,看看他們采的那些石頭,到底都弄到哪兒去了。”
馬千里點了點頭,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如果黑山屯的石頭真有這種特殊用途,那也算是個小小的發(fā)現(xiàn),至少能證明他馬千里不是白跑一趟。
卻說黑山屯這邊,自從劉鐵匠用“廢石”打出了農(nóng)具,采石場那些黑不溜秋的石頭疙瘩,在村民眼里也變得不那么“廢”了。
葉凡趁熱打鐵,又想出了新點子。
這天,他把王大壯和二柱叫來。
“大壯,二柱,交給你們一個任務(wù)。”葉凡指著采石場那邊堆放的,經(jīng)過初步篩選,去掉明顯雜石,只剩下那些顏色較深、分量較沉的“貧鐵礦石”,“你們帶幾個人,把這些石頭,給我砸碎了,砸成拳頭大小,或者更小一點的石子。記住,大小要盡量均勻。”
王大壯一愣:“凡哥,砸這玩意兒干啥?鋪路?”
“鋪路是一方面。”葉凡笑道,“還有別的用處。你們只管砸,越多越好。砸好了,就堆在路邊,用草席蓋好。”
王大壯和二柱雖然不明白葉凡的用意,但對他的話向來是令行禁止,二話不說,就帶人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馗闪似饋怼?/p>
一時間,采石場除了開采石料的聲音,又多了砸石頭的聲音,好不熱鬧。
過了幾天,恰逢王來福又一次來黑山屯“聯(lián)絡(luò)感情”,順便也是想再探探“奇石”的虛實。
他這次學(xué)乖了,沒直接問礦的事,而是繞著彎子打聽村里最近的動向。
葉凡像是早就等著他似的,熱情地把他讓進(jìn)村委會,又特意讓柳如雪炒了兩個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