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廠的效率,在“政治任務”的大旗下,被激發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馬廠長親自坐鎮,端茶倒水,比誰都積極。
耿直、劉師傅、孫師傅這三位老師傅,則成了現場總指揮,帶著廠里最得力的二十多個技術工人,對著那堆廢銅爛鐵發起了總攻。
一時間,廢舊倉庫變成了最熱鬧的車間。
電焊的弧光“刺啦”作響,切割機的火花四處飛濺,大鐵錘“當當”的敲擊聲和老師傅們的吆喝聲,匯成了一曲激昂的工業交響樂。
黑山屯來的漢子們也沒閑著。
他們雖然不懂技術,但有的是力氣。
在趙衛國的帶領下,除銹、搬運、打下手,干得熱火朝天,汗流浹背。
葉凡則成了真正的“總工程師”。
他沒有親自動手,只是背著手,在各個工位之間來回溜達。
但每當工人們遇到難題,他總能恰到好處地出現,輕描淡寫地指點幾句,問題便迎刃而解。
“耿師傅,這破碎機的顎板磨損太厲害了,光補焊不行。咱們庫房里不是還有幾塊給軋鋼機備用的高錳鋼板嗎?切兩塊下來,重新鑄造一副,耐磨性至少能提高三倍。”
“劉師傅,攪拌機的滾筒容積要擴大,不能光加高,直徑也得按比例增加。傳動軸和軸承都得換成重型的,不然扭矩不夠,帶不動。”
“孫師傅,電路重新設計一下。這幾臺電機功率大,啟動電流也大,不能直接接電網。加一個星三角降壓啟動器,能保護電機,也省電。”
他說的每一句話,都精準地切中要害。
那些原本還有些自傲的老師傅們,從最初的驚訝,到后來的佩服,最后只剩下五體投地的崇拜。
他們看向葉凡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個怪物。
這小子的腦袋里,到底裝了個什么?簡直就是一本活的《機械設計手冊》!
耿師傅更是拉著葉凡的手,感慨萬千:“小子,你別回山溝里種地了,來我們機械廠吧!我這車間主任讓給你干!不,我跟馬胖子說去,讓你當副廠長,主管技術!有你在,不出三年,咱們江城機械廠,絕對能成全省的標桿!”
葉凡只是笑著搖搖頭。
他的舞臺,又怎么會是區區一個縣機械廠。
整整三天三夜。
所有人都憋著一股勁兒,吃住都在廠里。
馬廠長也破天荒地大方了一回,讓食堂頓頓有肉,管飽供應。
三天后,當最后一條傳送帶被安裝調試完畢后,所有人都累癱在了地上。
但看著眼前煥然一新的“生產線”,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悅。
那臺老舊的“烏拉爾”破碎機,換上了锃亮的高錳鋼顎板,顯得威風凜凜。
滾筒攪拌機被加高加粗,像一個綠色的鋼鐵巨獸,靜靜地匍匐著。
幾條傳送帶和一臺新改裝的震動篩,將它們有機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條雖然粗獷,但卻完整、高效的自動化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