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走了。
他是帶著一種近乎于朝圣般的震撼和激動離開的。
臨走前,他什么承諾也沒給,只是重重地拍了拍葉凡的肩膀,說了一句:“葉凡同志,放手去干!出了任何問題,我王建國,給你擔著!”
有了這位輕工業部實權主任的“尚方寶劍”,靜心齋的外部壓力,瞬間蕩然無存。
葉凡知道,自己這一步棋,走對了。
他不僅沒有被官方問責,反而,將這件事情,從一個企業的商業行為,巧妙地,上升到了為國爭光的高度。
從此以后,“雪”字號,將不再是孤軍奮戰。
但葉凡并沒有因此而放松。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真正的決戰,不在廟堂,而在眼前這張小小的繡架上。
鳳凰點睛之后,趙德芳的創作激情,被徹底點燃。
接下來的一個月,整個靜心齋,都進入了一種近乎瘋狂的“閉關”狀態。
院門緊鎖,謝絕一切訪客。
工坊里的燈,二十四小時,沒有熄滅過。
趙德芳像是要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燃燒在這幅作品上。
他的劈線技藝,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一根絲線,在他手中,最多可以被劈成一百二十八股,比傳說中的“發絲繡”還要精細數倍。
這種細如無物的絲線,繡出來的羽毛,在不同的光線下,能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光澤和色彩,仿佛鳳凰真的在流動,在呼吸。
代價,也是巨大的。
首先是金錢。
為了達到最完美的效果,葉凡不計成本,從全國各地,搜羅來了最頂級的原材料。
百年以上的野生桑蠶絲,價比黃金的孔雀羽線,從西域古國傳來的秘法植物染料,甚至,還有幾縷專門從故宮博物院特批出來的,真正的,皇家御用金線。
這些東西,堆在庫房里,簡直就是一座金山。
李麻子每天看著出庫單,心都在滴血。
他有一次實在忍不住,偷偷問葉凡:“葉哥,咱們這么搞,是不是太……太奢侈了?這繡出來,得賣多少錢,才能回本啊?”
葉凡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這件作品,不賣。”
“不賣?!”李麻子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那咱們……圖啥啊?”
“圖一口氣。”葉凡的目光,望向工坊的方向,“圖一個,讓全世界都閉嘴的資格。這個資格,無價。”
比金錢消耗更嚴重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