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別置氣了。”
馬皇后柔聲安慰道。
朱元璋擺擺手,示意自己無礙,郁悶地說道:
“咱就是想不明白,以前不久被他罵過一遍了嗎?怎么現在又舊事重談?”
朱元璋這邊還在納悶,陳平這邊卻是已經開始細數朱元璋的種種“罪狀”。
“重農抑商就先不談了,單單是這個戶籍制度,就是一大弊病。”
朱元璋聞言,頓時破口大罵:
“胡說八道,沒有戶籍制度,這天下指不定會亂成什么樣子!”
這一邊朱棣也是站自家老爹:
“陳先生,您這樣說是不是有失偏頗,要知道父皇的戶籍制度可是在亂世之后將各方人員進行了統一集中的高效分配,沒有戶籍制度,那兵源和稅收從何得來。”
陳平隨意地躺在后面的稻草垛上,輕描淡寫地說道:
“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戶籍制度已經成為大明工業化和實現經濟增長的一大阻礙。”
“第一,就是階級固化,農戶和農戶的后代一輩子都是農戶,匠戶和匠戶的后代也一輩子是匠戶,軍戶也是同理,再加上士農工商中士族地位高,他們擠占的科舉必定會在未來擠壓其他階級的地位和利益!”
朱元璋聞言冷哼一聲,不悅地說道:
“一派胡言,難道咱就沒想過這些問題嗎?那些農戶、軍戶、匠戶事情辦好了,咱一樣能讓他當官能晉升!難不成咱存心是和天下人作對不成?”
朱棣也是差不多的說辭,在這方面他還是站在自家父皇這邊的。
陳平聞言臉上露出譏諷的冷笑:
“太過理想化了,之前宗室政策如此,現在的戶籍制度也是如此。”
“你可知道,戶籍制度第二個弊端就是限制人口流動,長久以往,經常爆發戰亂的北方人口就會遠遠低于富庶的南方,社會不安定,經濟、教育就會失衡,這不光導致北方失地失人,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在未來一二十年后,科舉選出的人才全部清一色都是南方人!”
“等到南方人掌握越來越多的朝廷權力,他們必然會為了確保自身利益開始排擠其他的階層,朱元璋給農戶、軍戶、匠戶安排的福利、晉升渠道也會通通受到限制,屆時的大明還是他們士族說了算。”
此言一出,別說是朱棣,就是朱元璋也是不由打了個寒戰。
自古以來江南一帶極為富庶,與之相反北方卻是貧瘠居多。
如果戶籍制度的發展真的如同陳平所說,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
身為皇帝,朱元璋很清楚權力一旦沒有做好平衡,會出現怎樣的差錯!
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整個帝國的崩塌!
馬皇后看著臉色僵硬的朱元璋,正所謂夫妻齊心,她也或多或少察覺到朱元璋的想法,臉上同樣有憂慮之色。
過去他們一家以為大明朝建立之后,天下總算是能夠安定了,可沒想到背后存在的隱患居然如此之多。
“你以為這就完了?”
也就是在此時,隔壁再度傳來陳平殺人誅心的聲音。
“我就不說那些個商戶、軍戶的待遇低于其他戶籍了,就拿匠戶來說,頂尖的匠人都被大明朝廷納為己用,卻不知道這樣一來只會扼殺創造力,遏制大明科技水平進步!”
“可是統一管理工匠,是為了……”朱棣還想開口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