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京城的金秋十月,大同的冷是帶著刀子的:
風吹過城墻箭垛時,會發出類似骨笛的尖嘯,老卒們都叫它鬼梳頭;
蒙古駝隊忙著給牲口披氈毯,駱駝睫毛掛著霜,呼出的白氣里帶著草料渣;
護城河邊的蘆葦一夜白頭,風一吹就簌簌地抖,活像被拔了毛的雁群。
此刻若站在城頭北望,會看見陰山山脈已戴上雪冠,活像群蹲踞的餓狼。而城南關帝廟的旗幡,正被朔風撕扯得獵獵作響,仿佛在演練一場無聲的廝殺。
來時還是盛夏酷暑,一轉眼三個月就過去了——因為老祖宗指示,玉城必須留下監工、監督、驗收,確保一切的進程都能滿足于最初的設想!為什么要這么嚴格?因為大同是一個樣板,與此同時,宣府的張家口、山西的水泉營、延綏的紅山寺也正在做著一模一樣的事,未來也將做一模一樣的生意。
當然了,老祖宗也沒有虧待這個會下金蛋的乖孫兒,專門讓趙甲置辦了一個宅子,丫鬟、小廝齊備,就只伺候玉城一個人兒!
周渾終究還是回家了,只可惜母親早已過世,如石頭般又臭又硬的老爹還健在,兩父子守在一起,震懾得周渾眼睛也不敢瞪、粗口也不敢出,正所謂一物降一物!
離開業還有十日,所有建筑、裝修、陳設的部分早都已經通過了驗收,此刻正是鋪貨和人員培訓演練的階段。所幸大部分干活兒、管人的事都是趙甲和錢乙負責,玉城就是冷眼旁觀地查漏補缺。
玉城晨起熱熱地喝了一碗南瓜小米粥,就忙忙地開始寫信:
十月二十八,辰時正刻。
一座三層高的龐然巨樓如蹲踞的饕餮,青磚為骨、朱漆為肌,檐角飛翹似彎刀出鞘。正門寬達五丈,可供兩輛馬車寬松并排出入,門楣上懸掛的“和合坊”金匾足有數百斤之重,黑底金字,筆鋒如戰戟相交。
樓前廣場鋪著十萬塊大同特產的響沙磚,馬車駛過會發出悶雷般的轟響。東、西側各二十根拴馬樁,樁頭雕成嘶鳴的馬首;中間二十個停車位,地面暗刻商道輿圖。光是在門口和廣場內指揮車馬的安保就有四個,漢人蒙人都有,各個都是笑臉盈盈、親親熱熱的,就怕與客人語言不通造成隔閡。
但聽得九門禮炮齊鳴,炮屑混著紅紙屑漫天飛舞,如血染的雪。大同知府與蒙古順義王特使共執金剪,剪斷橫貫大門的紅綢。綢緞落地瞬間,一萬響鞭炮響聲震天,混雜著頭戴鹿角冠的蒙古薩滿搖響銅鈴,將馬奶酒潑向四方,高呼:長生天賜福,財糧滿倉!
卯時起就早已有聞訊趕來的邊民蹲守,開門瞬間如決堤洪水,先是搜尋那一文錢一盒的雞蛋、五文錢一只的秘制燒雞、十文錢三雙的羊毛暖襪,還沒等搜尋到位,就已經被眼前琳瑯滿目的各色貨架絆住了腳步。
一樓是生鮮食品區,堪稱匯集了五湖四海的滋味!
東北角十座谷倉堆成小山,各色米、糧、豆、干果從麻袋裂縫漏出,在地上鋪出五色溪流;現宰的灘羊掛在鐵鉤上,屠夫當眾表演一刀剔骨,羊排墜落時,十幾雙手同時搶奪;
江南風物區被漢蒙兩地人民圍的水泄不通,金華火腿、松子糖、定勝糕、茶葉、醉泥螺、糟鰣魚、梅干菜筍干、蜜餞果脯、枇杷膏。。。應有盡有,什么都搶——根本沒人看價格,即便這定價實際比京城還要高上兩成!畢竟江南二字,比那京城二字還遙遠,更有吸引力。
二樓專注各種日常生活用品,各種想不到、沒見過的好東西五花八門,不怕你用不上,就怕你搶不到!
棠舟記的各色胭脂、水粉、飾品足足擺了三個貨架,女人們、女孩兒們、老婦們哪里還顧得上顏面和羞澀,掀開衣領、擼起袖子,又涂又抹,尤其那幾款專門針對蒙古極干燥極凜冽天氣研發的保shi香乳、滋潤香膏、口脂、香油,根本連補貨都來不及!還有那精美的銅鏡、象牙梳、妝奩、釵簪環佩,都恨不得直接招呼在身上就走。
平日里趾高氣揚、高貴矜持的察罕夫人,也領著一眾姑娘在那搶行香漫——根本來不及細品什么前調后調的,光是看著那金光燦燦、富麗堂皇的瓶瓶罐罐,就忍不住要盡數攬在懷里了。
在眾多老娘們、小娘子中間,有那么幾個不和諧的老爺們,根本也不看、不試,他們就是來批貨的!眼見著別的女人搶什么,他們就搶什么——因為這些好物兒只要運到蒙古草原的深處,價格起碼可以翻上兩倍!
另一邊的母嬰區雖然沒有那么多人,但基本都是被草原父親、母親們給包了,尤其是香香軟軟、粉粉嫩嫩的嬰兒衣服、小鞋、尿布,還有那繡著小老虎、小狼、小鷹、小豹子的小帽子、小袍子,根本沒有抵抗力。
上了三樓,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各色布匹、衣服,松江棉布、江南絲綢、云錦帕子、杭羅中衣、鴛鴦肚兜、羊毛襪子,精致細巧、豐儉由人。客人明顯沒有一樓、二樓的多,但成交的也都是大單。
結賬收銀區占了三樓的三分之一樓面,十條通道、十名伙計同時開打,算盤噼里啪啦,旁邊幫忙裝袋的稀里嘩啦,每個客人臉上都洋溢著滿載而歸的幸福感。
結了賬、付了款,還有一大片區域是現成的餐飲區,渴了累了便在這里休整,迫不及待地將一樓買來的各種熟食、面點、酒水就地解決,裝到肚子里帶走!
眼見到了打烊時間,樓上樓下還是人山人海,玉城臨時決定,一樓的入口關閉,人流只出不進,足足延長營業兩個時辰。
這一整天下來,各個累的都是人仰馬翻,周渾念叨著這他媽的簡直比以前打仗還累!趙甲樓上樓下盯著打掃和補貨,錢乙里里外外計算著損耗和對賬,才哥拉著玉城的手,笑的合不攏嘴。
足足忙活到了丑時,玉城放了其他人員回去好好休息,留下了幾個核心的管事開會復盤——必須當日事當日畢,這是他多年來養成的習慣!
盡管前期已經做了各種充分的準備,當年廣客隆開業時的坑也都能避則避了,但依然還是會有計算不到的問題:
比如,之前預估會有專門來批貨和代購的,但沒想到居然會占到了三成不止,不但搶光了很多貨品,還大大拖延了結賬算錢的時間!所以,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