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y大讀書,沈何夕心里隱約有所預(yù)感的種族排斥問題并沒有很快浮現(xiàn),想來也是,在這所全球知名的大學(xué)里念書,需要的不僅是智商,還有情商。
沒有探清一個人的底子,不管是怎樣的偏見也不會輕易流于表面。
所以,擺在沈何夕面前的第一大難題是……
食堂的飯?zhí)玹難吃了。
前幾天的時候,沈何夕還沒覺出難吃,炸薯條和小塊的披薩足以果脯,各種涼拌蔬菜和炸魚烤雞腿雖然做法單調(diào)但是在保留食材的新鮮度上還是不錯的……
不錯個喵啊!每天都是這些東西!每天都是涼拌菜、炸薯條、小披薩、軟炸魚,烤雞腿!
唯一能有點變化的是湯,奶油花椰菜湯或者番茄湯,或者蘑菇湯,或者是大蒜湯……搭配著法棍面包……
沈何夕在連吃了六天食堂之后對自己的人生有點絕望。
突然能理解田婉孜吃到鹵豬腳之后的心情了,現(xiàn)在真的很想吃哥哥包的餃子啊……好想吃,好想吃……
琳達正心情愉快地打算享用自己的飯后甜點——奶酪和小餅干,突然覺得自己周身有點發(fā)冷。
在她對面,她那位來自華夏的黑發(fā)留學(xué)生同學(xué)正面色陰沉地面對著餐盤。
“cici,你怎么了?”
“無法忍受日復(fù)一日單調(diào)的飲食方式,真是我預(yù)期外的災(zāi)難。”沈何夕雙眼失神地碎碎念道。
“哦……”對華夏有一定了解的琳達笑了,“據(jù)說東方人對飲食的精細(xì)度要求很高,有很多我們想象不到的奇妙做法。”
“也是煮,炸,烤,拌這種比較基礎(chǔ)的方法上延伸出來的。”
對于華夏的廚藝沈何夕不想多談,她苦大仇深地三兩口吃完了一塊烤魚,又把拌菜夾在面包里飛速地解決掉了。
“我要去圖書館寫論文了,你呢?”
“當(dāng)然也去。”
兩個女孩兒站起身,背上書包,端著餐盤走向回收處。
“我在中餐館里吃到的食物和我們平時吃的不太一樣。”琳達明顯對中餐這個話題很感興趣,走在通往圖書館的路上,還是興致勃勃地挑起了這個話題。
“你是指燒鵝還是咕k肉?”沈何夕對腐國的中餐館還是比較了解的,因為歷史原因,這里的華夏餐廳口味偏向粵菜,酸甜口味、用料“結(jié)實”的華夏菜比較受腐國人民的歡迎。
“當(dāng)然不是這種普通的。”琳達笑的很神秘,褐色的眼睛里是那種自己擁有小秘密的得意。
“我吃過魚的頭部!很辣的!”她一臉自豪地說。
沈何夕:“……”
琳達已經(jīng)習(xí)慣了亞洲人表情表達不那么直觀的臉孔,對于沈何夕的呆滯,她果斷理解為“驚訝”。
“雖然看起來有點惡心,總覺得那條魚被剁掉了腦袋死不瞑目,紅紅綠綠的辣椒撒在上面感覺像是在遺體告別……但是說實話,魚肉的味道非常鮮嫩,很辣,辣的讓人很開心,還有很奇妙的誘惑性,讓人像是上癮一樣地想要不停吃下去。”
琳達仰著頭,閉著眼,似乎在回味當(dāng)時奇妙的感覺。
沈何夕:“……”
琳達:“cici,你在華夏吃過這道菜么?是不是華夏當(dāng)?shù)氐奈兜罆茫俊?/p>
沈何夕:……我只覺得自己再也無法直視剁椒魚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