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兩人結婚還有半年時間,她希望在這半年里把方家所欠的外債全部還清,不讓楊承宇背負任何負擔。
“行,你們先去吧,我去大隊把申請書交給鄒支書。”楊承宇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晚飯后,楊承宇前往大隊,因為得把宅基地申請提交上去。
同時,還需要大隊開具房產所有證明,后續才能到鎮上蓋章。現在不辦,等以后限制增多了,辦起來就困難了。
到了大隊,楊承宇見到了支書鄒毅峰。
“鄒支書,您抽煙。”楊承宇趕忙掏出煙遞過去。
鄒毅峰看了眼楊承宇,關切地問:“怎么樣,上面同意了嗎?”
“同意了,已經蓋章了。”說著,楊承宇拿出一份申請。
鄒毅峰接過申請看了看,輕輕彈了下紙張,“你小子還真行啊,沒想到真讓你辦成了。我們家老五也想分家,申請塊宅基地呢。”鄒毅峰面帶笑意地說道。
之前他不好帶頭做這事,現在楊承宇順利申請下來,他就可以讓自己兩個兒子照做了。一家人擠在老房子里,確實住得很局促。
兩人聊了一會兒,楊承宇就拿到了房屋所有權證明。有了這個證明,日后就能去辦理正式證件。
離開大隊部后,楊承宇趕忙往家趕。他的捕魚籠還沒編好,得接著趕工。
路過已歸自己的義莊時,楊承宇停下腳步看了看。雖說里面埋著寶貝,但他并不急著挖出來。現在就算挖出來,也不好變賣。反正從史宏昌那兒白得了十幾克黃金,足夠他買不少情報了。
回到家,屋里靜悄悄的,只有常青守在家中。其他人自然是去撿田螺了。
楊承宇沒去,他把手電筒給了安以沫。
自己現在用的是松油燈,放在竹筒里也能照明。等明天去鎮上賣掉魚獲,就多買幾支手電筒。
白天田螺不好撿,晚上就容易多了。這東西有份量,而且比抓黃鱔、捕魚簡單,適合安以沫她們做。
得給她們自己賺錢的機會,這樣她們跟著自己賺錢才更有動力。畢竟錢能壯膽,兜里有錢了,想法自然會改變。
楊承宇從儲物空間拿出些河蝦和泥鰍,和地瓜米一起放到鍋里煮,準備喂給常青吃。煮東西的間隙,他繼續編捕魚籠。
他編得很快,比那些老師傅速度還快。當然,這也和他不講究美觀有關。這些捕魚籠是自己用的,只要足夠結實緊密就行。
晚上8點,楊承宇編好了第一個捕魚籠。有了第一個的經驗,后面編起來就能更快。
他把泥鰍搗碎,用破布包好放在捕魚籠里當誘餌,然后拿到河里安置好。之后,他回到家開始編第二個。
捕魚籠越多,收獲也就越多。第一個編得比較短小,第二個他打算編長點,能裝更多魚獲。
不知不覺,就到了夜里十點多,第二個捕魚籠也編好了。
雖然看起來很粗糙,但用來捕魚完全沒問題,不會出現跑魚的情況。
就在他準備拿去河里布置時,楊建國他們拎著水桶回來了。
“怎么樣,收獲咋樣?”楊承宇主動詢問。
“收獲可不小,除了小安,其他人每人都有十來斤呢。”楊建國一臉得意地說。一斤田螺一毛錢,十斤就是一塊錢。
晚上出去幾個小時就能賺一塊錢,對他們來說這可是大好事。一家人加起來,能有三四塊呢。
“要不是大家的松油燈不太好用,都有手電筒的話,肯定不止十來斤。安以沫那一桶田螺就是證明。”